野戰不同於系統認可的決鬥戰。決鬥有具體的人數上限。
野戰情況下管你多少人,只要有地方站,你就是上一千萬人都可以。
不過野戰也有野戰的規矩。
守城方城牆城門如果遭受損失超過5%,亦或者本幫成員在短時間內陣亡一定人數,就會被系統自動判定進入攻城戰。
攻城的雙方或多方都將被禁止神樹的復活功能。
攻城期間,守城玩家在擊殺一定數量的攻城玩家後將會集體獲得提升屬性的buff加成。
這一加成僅對判定進入攻城戰的玩家有效。殺得越多加成buff就越高。
一來是為了平衡攻城方的優勢,二來是為了避免攻城方使用人海戰術無休止的進攻。
這種加成buff在一開始的時候並不會很明顯,直到積累至三十萬人後才會出現爆發式增長。
因此,雖然系統沒有明確規定人數,但無數頂級公會在研究過後都發現,五十萬人是一個最合理的狀態。
如果守城方能守住五十萬人的進攻,那麼再往下填多少人都沒戲了。
這一次攻城除了天刃內部外恐怕也只有復聯公會知道,主帥並不是大家以為的賀雲闕。
賀雲闕負責的是另一片戰場,也是因為剛剛所說的上限問題。
如果是現實中,在同樣兵力的情況下劣勢的是攻城方。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在比例上老祖宗們早就研究透了。
不過這些在遊戲中卻不可照搬。
一來進攻方勝利的標準並不是攻城奪地,亦或是儲存戰力為前提。
攻方的所有目標只是一棵樹,甭管死多少人,只要樹倒就算勝利。
二來守城方守的也不是真正的城池,頂多叫城寨。
城牆可以修建的十分堅固寬廣。但是地盤就這麼大。
復聯公會的城牆再怎麼堅固寬廣,也不可能塞得下幾十萬的人。他們想要集結更多的兵力,就只能把相當一部分人馬派出城外。
這一部分人是直接短兵相接的,必須要一個強力的領導者。
賀雲闕攻打的是方向是右翼。
主動權在他手中,他出招對方就必須接招。因此當賀雲闕派出五千先鋒部隊直插戰場的時候,復聯這邊也趕緊行動了起來。
這五千人馬有一半為遊俠一半為戰士。這麼搭配是為了防止對面使用法師陣容硬剛。
腿短又沒突進技的遊俠想靠跑動突進成規模抱團的法師面前,簡直不可能。
但是有了戰士做掩護,對面就不敢派出法師頂在最前排。
能瞬間突進的戰士就算打不贏對面,也可以重創法師團隊。而法師又是攻城戰中最重要的輸出職業。
五千人只要換掉對面兩千法師都算血賺。
這五千人裝備屬性只有二線水準。卻是由南宮玉和鳳來儀精心搭配過。
遊俠專注生命上限,以求一鼓作氣撞向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