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棄和莫愁又在柒樹林內呆了三天,然後走出了柒樹林。
這三天,張棄是用來鞏固狀態的,而莫愁則利用這三天,回覆了滿身的傷勢。
這三天裡,張棄時時會聽到她壓抑的呻吟,每聽一次,他就會自責一次。不是為了救他,她怎麼會把自己弄得像一個渾身佈滿裂痕的瓷娃娃,怎麼會全身上下多出數以千計的傷口?
他有些寵溺地看看她。此時在柔和的朝陽下,她正默默地走在他身邊。
被他突兀地看著,她有些莫名其妙,小臉嫣紅,問道:“看什麼?好看嗎?”
“嗯,好看。”張棄無師自通地說了一句,眼見對方小臉更紅,他卻又不知該說什麼了。
說實在的,此時的莫愁,其實並不是太好看。
她太瘦了,膚色發黃,一副發育不良的模樣,與“好看”根本不沾邊。
要像長孫家的兩個女孩一樣,身段挺拔,膚色白皙,五官秀麗,那才叫好看。
當然莫愁其實也是個美人胚子,五官很是柔和,一對眼睛特別大特別亮。而且進入萬丈山後,她的伙食實際上改善了許多,天天有肉吃,還盡是些營養豐富很有靈氣的妖獸肉。加上解脫了那麼多的農活,所以她那營養不良的模樣已經有了些改善,早不止當初十來歲女孩的模樣,長高了一些,胸前也突出了一些,面板也變白了一些。
不過張棄好像並沒有關注這些,他只是問道:“莫愁,你現在對風靈氣,是不是更能掌控了?你那‘隨風步’我看還可以有些改進,是不是多在那上面下些功夫?”
這三天兩人當然不會白過,在修煉、煉丹和養傷之餘,他們還梳理了自己的功法秘笈。
那個蕭大堅自稱精通三十一種刀法,張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過在蕭大堅那枚靈器下品須彌戒裡,他們倒是找到了五六種秘技,有紙質也有玉瞳,只是不知道他是從哪兒得來的。
六種秘技都是凡技,並不怎麼珍貴,但對張棄他們來說卻是很有用處的。因為這些秘技,有刀法、槍法、劍法,也有掌法、身法,正好彌補了他們不會招式的弊端。
以往他們會罡氣,那只是有了質;現在他們找到了招式,等於就有了形。
所以張棄和莫愁都修煉了那部身法秘技,主要是採那裡面的步伐。至於內在之神,莫愁是採風之輕靈,她把這身法取名為“隨風步”;張棄則採火之迅烈,便命名為“踏火步”。
此外,張棄還學了那門劍法。他不喜歡用槍,也不愛用刀,所以那柄斷槍被他丟了,九環鋸齒刀也被他放在靈鼎裡熔了,花了一天一晚的時間,鍛造成了一柄三尺長劍。
他發現靈鼎不但能夠煉丹,也能用來煉器,雖然只能煉些小器具。
柳葉刀倒是被莫愁拿去了,她修煉的便是那部刀法:隨風一刀。
當然不學這些刀法、劍法、掌法、身法,其實也不是太影響他們的實力。但張棄還是願意給風罡、火罡套上一些外殼,只因為他時刻記住,他們修仙者的身份,不能輕易暴露!
莫愁點了點頭,不過她不願在自己身上有太多話題,她寧願多聽大哥哥講,反正他講的都是正確的:“大哥哥,你再給我說說,血丹境到底是什麼個情況?我沒聽得太明白。”
說這話的時候,她有些羞澀,因為張棄已給她講過三遍了,她不是沒明白,而是太好奇。
張棄倒沒有不耐煩,寵溺地笑笑,道:“血丹境是修煉的第二個境界,我們原本氣態的丹田會凝結成液態。你想,丹田大小不變,這液態的真氣,不管是數量還是質量,會比氣態的要增加多少?所以血丹境和氣丹境,實在是天差地別。而且,氣丹境能夠發出罡氣,但只能附著於攻擊之上;而血丹境修士的罡氣,卻能脫離本體而獨立存在。”
他看看四周,忽然朝著左前方一株小樹,“呼”地拍出一掌。只見他掌心裡赤紅光芒一閃,那碗口粗的小樹不但應聲而折,竟是瞬間化成了一支大火炬,火光頓時照亮了樹林。
莫愁咂了咂雙唇,張棄之前雖然給她講過這些東西,但並沒有示範過。現在她親眼看到了,更覺得血丹境的強大,要是自己有一天也能夠達到血丹境,那該多好啊。
張棄察覺到她心理的變化,笑著安慰道:“你是羨慕血丹境的強大吧?好好修煉,你也可以很快到達血丹境的啊。你知道,我們是修仙,不是修神,不講血脈和竅穴那一套,我們講的是靈根。這個,在《仙靈遺解》裡面有詳細的論述,它看的是你的悟性,和對天地靈氣的感知程度。而且我們也測過了,你是單一風靈根,大名鼎鼎的‘風靈之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