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淺予道:“相傳幻之靈國的前代大祭司,曾要做過一個夢,夢見一聲罕見的大風,把大地上的塵垢颳得蕩然無存,只剩下一片清白世界。大祭司夢中驚醒,便占卜釋夢,得乩文:‘風為號令,執政者也,垢去土,後在邊。’此夢乃是示意我,護佑我國的神靈,乃是戰神風后!”
“自此幻之靈國舉國敬奉風后為真神,得風后傳兵陣之書《握奇經》一卷,篇首曰:‘先出遊軍定兩端,天有衡圓,地有軸,前後有衝,風附於天,雲附於地。’並附有八個陣法圖: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可惜幻之靈國中無人能堪破其中奧妙,所以我想,風后定是不甘心,神靈在此設下珍籠演武圖,看看誰能破之。”
“這……上古戰神風后……”三葉草雖然聽不懂《握奇經》講的什麼,卻在聽到這個名字後,也異常擔心起來,兩個人一起望向木臺之上。
只見風沙早已止息,木臺之上,衛瀟手舉一隻持矛的小木人,正在苦苦凝思。
一顆細細的汗珠,自他鬢角冒了出來。
白淺予看得更是擔憂:“衛瀟一向鎮定,從來沒見他有這麼緊張的時候!”
而木臺的上空,紫色的神鈴正在一明一滅,似乎正在計時。
彷彿若是時間用完,還破不了珍瓏演武圖,那麼這個珍瓏便會再度封印起來。
而木臺之上,自衛瀟落下一隻小木人後,霎時間飛沙走石,遮天蓋地,衛瀟眼前的一切都變了。
他化身作一位身披鎧甲的將軍,落入了陣中的某個方位,陣內怪石嵯峨,橫沙如土,重疊如山,四望沒有出路。
而他身後,分為步兵、騎兵兩隊,約有上千人馬,而對方陣營亦與之相等,約有上千人,中間一位將軍橫刀立馬,全身皆裹在盔甲之中,手持一柄極為沉重的掩月龍雀刀,看不見頭臉,只露出一雙銳利的眼睛,彷彿開合之間便足以橫掃戰場,令千軍萬馬膽寒。
那是戰神之眼!
身後一面杏黃大旗迎風招展,上書一個大大的“風”字。
衛瀟心中,已隱隱猜到了此人是誰。
一陣狂風颳過,陣內陣形頓時變換,方位完全錯動,眨眼間便已不見敵軍的方向。
這時,天空一陣鳳鳴之聲,衛瀟抬眼一看,但見右手方位上,一隻閃著火紅羽翼的朱雀神鳥盤旋飛過。
衛瀟心中默默推算了一下,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那麼他的隊伍現在所在的方位,便是在陣圖中靠後,接近玄武的方位上。
他將手一揮,身後的旗手立刻將“衛”字赤旗向右一轉,向青龍的方位上轉了過去。
千人的部隊立刻整齊劃一的跟著衛瀟的戰馬向右轉了過去。
衛瀟知道,無論陣法如何變換,“從生門入、從死門出”卻是萬變不離其宗,他必須先將隊伍從生門帶入,再與對方一決雌雄。
果然,他們前行不遠,前方一條巨大的青色巨龍浮現在高空之中,龍尾隱入黑色的烏雲之中,不知有多長,青龍微一擺首,立時天崩地裂,山石傾簸,千萬道雷霆電光,激繞在青龍身上,不停的閃爍,霰雪雨雹,紛紛自烏雲中落了下來。
這條龍,正是他在建木之上看到的那條青龍。
衛瀟縱馬往前,向著那條青龍所在的生門方向衝了過去。
卻不料眼前忽的一暗,被一隻巨大的青銅重鼎擋住了去路!
那隻青銅鼎高約十丈,闊約五丈,上面飾有龍紋,內藏日月山河之氣,吞吐之間,金光四射!
衛瀟勒住征馬,心中略略思忖:“龍乃帝之喻,此鼎內盛山河,只怕是傳說之中九鼎中的帝鼎。”
一念及此,他心中驀的清明:“既有帝鼎,那麼此陣之中,當分作九鼎,分踞九個方位,象徵著天下的九州。九鼎分列陣法之中九個方位,而四角有朱雀、青龍、白虎、玄武四隻神獸掠陣,那麼這個珍瓏陣法,便是九鼎四神陣了!”
“九鼎之中,五鼎為陽,四鼎為陰,其中帝鼎、蒼鼎、彤鼎、寶鼎、牧鼎為陽,岡鼎、阜鼎、晶鼎、魁鼎為陰,我方在帝鼎方位,則我明敵暗,敵攻我守!”
他一想到這裡,立刻將手中昊天劍一揮,喝令:“結衝軛陣!”
“衛”字赤旗一揮,全軍立刻迅速移動起來,不多時便排成了一個交叉的戰陣,士兵皆持戈朝外。
果然,左手方忽現敵軍,以重騎衝陷,兩翼皆用輕騎快速移動包抄,敵方主將手持掩月龍雀刀,位於中央後方,兩側以步兵掩護。
正是《握奇經》中的“虎翼陣”!
此陣看似十分兇猛,攻擊力極強,然而衛瀟明白,此舉對方主將坐鎮中軍,仍然是在試探自己的虛實。
他當即令兩側弓箭手前移,一時箭如雨發,頓時射倒不少衝鋒在前的重騎兵,也有奔馬中箭,騎手翻倒,後面的騎兵完全無視前方死傷的同伴,縱馬從同伴身上衝了過去。
衛瀟又令連發兩輪箭雨,才將對方重騎兵的衝勢扼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