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更怕陳後不念多年母子情分,襄平不顧兄妹之義,聯手對付周顯御,而她卻又不在對方身邊,這才是蕭瑾萱最放心不下的。
長長的嘆了口氣,蕭瑾萱不禁將無憂簪遞到了眼前,心裡卻在想著周顯御究竟在哪,是否一切安好。
已經南上月餘的蕭瑾萱,其實在她心裡也推算過,按時間來說,她覺得周顯御如今應該是在返京的路上。
但人算不如天算,她如何會想得到,周顯御在到了甘肅境內,就察覺到當初周顯睿告知他,有關藥引的事情存在疑惑之處。
因此感覺到事情不對之下,周顯御心裡擔憂蕭瑾萱,所以是提前了行程直奔回京的。
所以在心裡擔憂周顯御,唯恐對方歸京,到時得知京師動盪而失態的蕭瑾萱。
她哪裡會想得到,遠在千里之外的周顯御,不但歸京了,而如今他已經到了城門之下。
正立於馬背之上,望著那城門前,掛滿的白色綢布,滿眼震驚之色的周顯御。
其實皇帝駕崩,這種國殤必然是要通告全國州城縣衙,因此現在的大周,幾乎可以說對周顯睿的死,算是人盡皆知了。
而這個訊息周顯御在往回趕路的時候,他自然也是聽說的了。
但完全不敢相信,更無法接受的他,直到現在親眼看見城牆上掛起白綾。
這一刻縱使周顯御的心裡在如何不能接受,數月前才分開的至親兄弟。
轉眼間竟然就和他天人永別,雖然頗為沉痛,但他也不得不承受這一現實。
遙想上次他領兵出征,九死一生歸來後,所看見的是城門之上,掛滿的紅綢喜帳,而那日正是蕭瑾萱下嫁周顯睿為妃的日子。
而如今白綾滿城,手足皇兄駕崩,周顯御強忍住難受,不禁驅馬就要進城,然後即刻進宮去看看蕭瑾萱如何了。
也難怪周顯御到了現在,還不知道蕭瑾萱出了意外的事情。
畢竟皇帝遇害,被嬪妃毒殺而亡,這可不是什麼光彩露臉的事情。
所以開始時陳後的確頒佈出告示,將蕭瑾萱的罪行公佈於眾,為的是動用京師所有人的力量,也要把對方抓住。
但是後來郭儀得到對方重用後,他馬上就暗中相幫蕭瑾萱,告訴陳後如此做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不但損了周顯睿的一世英名,叫人覺得他這個帝王,竟然最終死在個女人手裡,實在有**份。
另一個原因就是朝廷如此大張旗鼓之下,竟然還叫蕭瑾萱逃了,傳揚出去必然要受到非議嘲笑不可。
因此在郭儀的建議下,明查變成了暗尋,之前的告示也都統統替換掉。
只說傷害周顯睿的兇手已經落網,並且伏法了,以此來挽回皇室的顏面。
所以蕭瑾萱毒殺周顯睿後,是否被處死正法了,這一個多月來,在京師百姓間是最議論紛紛的事情。
至於京師以外的州府縣衙,因為離得較遠,所以更沒有張貼蕭瑾萱毒殺一國之君的告示。
所以大周地方上雖知周顯睿已死,可有關蕭瑾萱那段事情,除了京師這一代廣為流傳外,別處卻是沒得到這個訊息的。
也虧得是郭儀在京師的費心相幫,所以蕭瑾萱在離開京師後。
就因為朝廷只是暗查逮捕她,因此地方官府沒及時得到通知,她才能那般順利的跟著雜耍班子趕路,否則估計她早就被抓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