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等到周顯御神情冷峻,面對面的站到薛後身前之時,接著就見他凝視了對方許久後,便聲音冰寒的說道:
“其實我現在確實很想梟了你的腦袋,然後拿去祭拜我的父皇和母妃。但是虧得你有個能幹的兒子,五哥如今身在城外,恐怕已然被黑甲鐵騎圍困。你的命以後我定然會收回來,但是現在我卻還需要用你去做籌碼,換回我大周國君。”
這話一說完,周顯御當即左手就直接扣住了薛後的肩膀,而就在他強行要把對方扯走的時候,忽然一支利箭卻從殿外速度極快的飛射進來。
箭羽在周顯御的左手背上留下一道傷痕之後,接著更是去勢不減的射進了殿內厚重的牆壁三寸有餘,這才算是停了下來。
而對於自己手背上的傷口,周顯御卻根本沒放在心上,就見得他這會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射入牆壁的箭羽上。
接著就見得周顯御在輕皺了一下俊眉之後,望著那用孔雀翎做成的特殊箭羽,他不禁喃喃開口說道:
“竟然是雀翎箭,本王若沒記錯,我大週會用此箭的人,便只有帥府的三公子蕭易寒了。竟然連本王適才都沒感覺到身後有箭羽破空之聲,當真不虧為我大周的神射將軍。”
而幾乎是周顯御這番話音才一落下,就只聽得從殿外,立刻傳來一個青年男子清朗的笑聲:
“御王爺秒讚了,您是威震諸國的戰王,易寒和您比起來不過是螢火之光。適才眼見皇后娘娘有危,所以情急之下這才不得不射箭相阻王爺。畢竟在怎麼說皇后乃是國母,就算有何不當之處,殿下無禮莽撞終究有違孝道,更非臣子所為。”
明帝急宣京軍營返京,為了不攪動軍心,雖然他沒有將薛氏一族可能叛亂的事情講出來,但仍舊是命蕭老元帥務必用最快的速度領兵班師回朝。
而征戰多年的蕭三江,別看他甚少回京,但是作為一名主帥他的敏銳度仍舊是極為老辣的。
因此心裡猜出京師必然有變的蕭三江,在接到明帝的聖旨之後,他當即便找來了自己的大兒子蕭霆,以及嫡長孫蕭易明,還有常年帶在身邊,極有軍事統帥力的三孫蕭易寒。
接著蕭老元帥便點兵五萬輕騎,叫自己的兒子,領著兩個嫡孫外加這些兵馬,以最快的速度即刻趕赴京師。
而等送走了五萬輕騎軍後,蕭三江才有條不絮的將邊疆諸事都安排部署穩妥。
然後帶著半年前接到朝廷調令,來到他身邊的第四子蕭恆,以及對方的嫡長子蕭文武領兵十萬班師回朝。
因此雖然京師內眾人都推算蕭家軍應該在有兩月左右,才能趕回京師。
但卻沒有人想到,因為蕭三江的遠謀深算,足有五萬蕭家軍輕騎,竟然提前數月如今便趕回了長平。
而相比起旁人的震驚,這會被白楚以及蘇啟,護送著來到周顯御身邊的蕭瑾萱。
望著殿門外數不盡身穿黑甲戰衣計程車兵,她的目光卻只集中在最前面的幾個人身上。
雖然前世她和帥府後期基本沒有來往,對方更是不屑於叫她這個庶出女回門。
但是當她的那位祖父蕭三江返京的時候,蕭瑾萱曾有幸被對方叫回帥府,並和所有的蕭家人一起吃了頓團圓飯。
而也是那次,蕭瑾萱在餐桌上,見到了大伯父蕭霆。以及對方的長子,她的大堂兄蕭易明。
因此蕭瑾萱很快的就在黑甲衛最當前站立的幾人裡,認出了蕭霆和蕭易明的身份。
可是緊接著她的目光卻沒在這對父子身上停留太久,反倒是眼中閃過一絲淚痕的望向了適才說話的蕭易寒。
而因為前生她回帥府吃那頓家宴的時候,身為沈初雲之子的蕭易寒被調遣別處出征,因此並未回京。
所以直到身死的時候,蕭瑾萱也無緣和這位堂兄見過一面。
但是想到疼愛她的二伯母沈初雲,在家廟逃亡為她擋箭而亡前,曾囑咐過她一定要照顧好蕭易寒,並和對方相輔相成的那番話後。
因此就見得蕭瑾萱不免眼神更加親切的看向了蕭易寒,並揚聲衝著對方說道:
“易寒堂哥,不知二伯母平日在給你的書信裡可有提到妹妹我。瑾萱在這裡給易寒堂兄見禮了,恐怕伯母的噩耗你也定然知道,這件事我欠堂兄一個解釋,以後定然會和你將事情都講清楚的。但眼下情況緊迫,恕妹妹問句冒犯的話。為何堂兄會身穿周顯泰黑甲鐵騎的戎裝,蕭家兒郎向來都是一門忠烈,莫非你們竟私下早就和薛氏一族聯手了不成。若真是如此大周危矣,蕭家軍聲名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