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
這天底下本就沒有絕對的惡,更不會存在絕對的善。
薛後會變成如今的這番樣子,並極愛掌控權利,就是因為當年的那段陳年秘辛,給她帶來的影響實在是太深了。
而且當年的事情,薛後還無法和母家講明,因為在得知明帝這位夫君竟然只把她當成安穩相府的棋子時。
那薛後實在不敢叫薛氏一族的人知道,她所謂的兒子身上,根本就沒有母家人的血脈。
那相府必然不會輔佐這個孩子,而她也註定在明帝的把控下是生不出來自己的親生骨血的。
因此薛後所有的苦,全部的怨,就這麼一天天的獨自承受著。
而在這個過程裡,她的性格也逐漸開始變得具有心機,不擇手段,甚至是冷血無情。
而周顯泰之所以總覺得無論他怎麼努力,薛後都不滿意,從來在面對他時都是無休止的告誡,最根本的原因也就出在他們本就不是親生母子這一點上。
哪怕薛後一直努力的想把這個孩子,想象成自己親生的一樣。
而且平日私底下就算只有她和左雯兩個人的時候,她也會說周顯泰就是自己的親生孩子。
可是其實在內心深處,薛後就沒有一刻忘記過。
她當初如何被灌下墜胎藥,然後下身流出股股鮮血,淒厲的哭喊,卻求告無門的那一幕幕。
而望著薛後那滿眼猙獰,恨不得將他碎屍萬段的神情後,明帝的心裡不禁也是一疼,並長長的嘆了口氣。
其實薛後當年所懷的那個孩子,何嘗不是明帝的親生骨肉。
在初聽得對方有孕的時候,他甚至也歡喜的即刻罷朝,丟下滿殿的武百官,就立刻去看望薛後。
可是這種喜悅在持續了三個月左右的時候,眼瞧著薛後的父親,大周的老丞相,那在朝堂上無人能及,甚至能左右自己決斷的時候。
明帝便忽然心驚的覺察到,薛後肚子裡的孩子絕對不能誕生下來。
有個相府如此強勢的倚仗,加上這未出世的孩子還是嫡皇子,明帝自然要擔心當時以經成為儲君的太子,他的地位是不是會變得岌岌可危。
不過其實都是自己的皇子,若是薛後的孩子確實適合繼承大統,明帝其實也並一定要傳位給嫡長子。
但是偏偏叫明帝不得不忌憚的,卻是薛後肚裡的孩子一旦是男嬰。
等到對方長大後,相府必然千方百計輔佐這個孩子登基,然後便會出現外戚干政。
那這皇室祖先辛苦打下的江山,從此就要改周姓薛了。
所以權衡利弊之下,那會的薛後還頗為的識大體,而且確實足以擔當得起母儀天下四個字。
因此明帝也沒瞞著對方,就把自己的擔憂和要放棄這個孩子的想法,盡數和這位妻子都說了。
本以為貴為國母的薛後,也會從大局入眼同意自己的決定。
可明帝畢竟是個男子,他根本就沒想到,身為一個母親,在面對保護自己孩子的時候,那種執著和毫不妥協簡直叫他無計可施。
因此這最終徹底談崩的二人,明帝無奈之下,也只得一碗湯藥強行把薛後肚子裡的孩子打掉了。
可是為了不叫相府的人起疑,而且後宮正巧有個和薛後懷孕時間相差半月的嬪妃,因此明帝就偷樑換柱,如此才有了現在的嫡次子周顯泰。
而這也是為何這位親王殿下,雖為嫡出卻不得明帝喜愛器重,更是從未考慮過叫他繼承大統的原因。
畢竟論起身份來,周顯泰的生母就是個嬪,連三的尋常妃子都不如。
明帝又怎會叫這種血統的孩子,來繼承大周江山皇位。
而等到緩了幾口氣,又再次存了些氣力的明帝,不禁搖頭苦笑的說道:
“薛宜當年的事情,是朕對不住你,可是叫朕萬沒想到的是,你卻因為這絲怨恨變成了如今的這幅樣子。這些年你捫心自門一下,當年映月是被你逼死的,後宮無數嬪妃也慘死你手裡。而且朕的子嗣也折損不少,這一筆筆可都是你的傑作。其實她們都是無辜的,你最想殺的人是朕,到是難為你忍耐了這麼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