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感激的看了襄平一眼,蕭瑾萱其實有時也很慶幸,至少在此時此刻,她還能有如此一個摯友陪伴再側,處處替她著想著。
人生在世,能有幾個交心的朋友,願意與你患難與共,其實便是極為難得的了。
但是不知怎麼的,眼瞧著襄平那關切的面容。蕭瑾萱卻突然想到那日在城隍廟偶遇的老道,還有對方最後提點她的那番話。
雖然蕭瑾萱沒有把話全部參透,但是她還是聽得出,那老道是在提醒她務必要留意當心襄平。
將心裡的那絲不安盡數壓下去,雖然那老道似乎確實有些窺探天機的本事,可是蕭瑾萱信任交心的人不多,但襄平絕對算是其中的一個。
所以在面對這個一心一意都在替自己著想擔憂的好友,蕭瑾萱不想,更不願意去相信,對方會有一日成為她的阻礙。
反手也緊緊握住了襄平的手,蕭瑾萱自然不會辜負對方的一片好意,因此等到她梳洗好上了淡妝,氣色總算看起來好了不少以後。
兩女就親密的相互挽扶著,從帥府後門上了馬車,由昕親自駕馬,極為低調不引人注意的趕往了睿王府。
因為這大婚前有個習俗,新婚男女雙方,是不可以在大婚前幾日見面的。
否則見的早便散的早,在恩愛的一對,也會情路坎坷,甚至是相護厭煩仇視。
因此未免府外的人,在接機詆譭她作風不好,出嫁前一天還迫不及待的去會新郎。
雖然蕭瑾萱確實一直不在意別人怎麼評她,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低調一些就能減少很多麻煩,那她當然不會自尋煩惱了。
而等到進了睿王府後,天色也已然漸漸黑了下來,早就恭候多時的睿王府大總管餘安,當即就引著蕭瑾萱向王府後花園走去。
等到邁步進了院子不久,蕭瑾萱便看見了一處涼亭內,正背手而立的周顯睿。
望著對方那偉岸剛毅的背影,蕭瑾萱不禁也感慨的覺得,比起仁厚中庸的太子,還有鋒芒太露的周顯泰,反觀周顯睿確實更有身為帝王者的氣度和沉穩。
而且蕭瑾萱更加相信,若是周顯睿一旦登基稱帝,那對於大周百姓來說,都將是一件幸事。
因為對方的親政愛民,賢明剛正,是有目共睹的事情,而這些正成為一代明君的必須條件。
一進了這花園之中,眼見得餘安就將昕和襄平給攔下了。
心知這應該是周顯睿一早吩咐下的,因此猜想對方可能有什麼話要單獨對她講,所以蕭瑾萱也不耽擱時間,邁步就向涼亭內走去。
而在蕭瑾萱還有幾米遠,才能走進涼亭內的時候,背對著她而站的周顯睿,立刻就感覺到身後有人來了。
等到周顯睿轉身,眼望著一身暗紫色丁香聞羅裙裝的蕭瑾萱,正邁步慢慢向他走來。
當即這一刻,多日來因為黨政公務而略顯疲乏焦躁的周顯睿,卻只覺得心裡得到了片刻的寧靜,彷彿就連心情都難得輕鬆了不少。
而這會已經來到對方近前的蕭瑾萱,在福身見禮後,便謙卑得體的問道:
“不知殿下為何在大婚前夜,將瑾萱相邀而來。您應該知道,這其實是與禮不符的。這若是叫薛家人知道,又該藉此為由,抨擊王爺您言行舉止有失了。”
聞聽得這話,周顯睿卻不在意的輕笑了下。
接著便將涼亭石桌上,他先行放在那裡的一個做工精緻的錦盒,直接拿起遞給了蕭瑾萱。
“瑾萱,就是因為明日就要大婚。所以本王必須在次問你一遍,可做好與我成婚,做我周顯睿側妃的準備了。畢竟你若現在反悔,本王也會安然的將你護下,而咱們彼此的婚事也便就此作罷。”
別看周顯睿這會說話時,神情氣度都很從容,其實只有他知道,自己這是心跳如鼓不說,就連手掌之中,都緊張的溢位了汗水。
對於這次大婚,周顯睿能迎娶自己愛慕依舊的女子為妃,他自然還是十分期待欣喜的。
可是一想到這婚事,不但對不起已死的周顯御,更是並非出自蕭瑾萱所願,因此他又不免猶豫自責,舉棋不定。
被這種複雜矛盾的感覺,也折磨了許久的周顯睿,最後還是決定在大婚前夜,在見蕭瑾萱一面,將選擇的主動權,交由對方來做出最後的決定。
而眼見得蕭瑾萱,眼中也閃過掙扎之色。
周顯睿不禁在嘆了一口氣之後,便指向對方手裡這會拿著的錦盒,聲音低柔的說道:
“這錦盒裡是一隻鳳血玉鐲,是本王用數年前難得尋來的一塊鳳血玉石,親自命人為你雕琢打造出來的。若是瑾萱做好成為側妃的準備,那便帶上這個鐲子。和本王一起制衡薛氏一族,為顯御和三萬遠征將領報仇,並穩固住大周的朝堂局勢。到底要如何選擇,本王都會尊重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