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激’動不已看向葉九卿,山海經中提及的靈山不但真的存在,而且葉九卿居然知道靈山的所在。
“我雖然破譯了巴蜀圖語,但這些艱深的文字中並沒有提及這支古族的起源,但是卻透‘露’了墓主的身份。”封承看著我們說。
“墓主是誰?”我急切的問。
“大鬼主。”趙閻脫口而出。
“大鬼主?”田‘雞’一臉茫然。“到底是人還是鬼啊?”
封承一直對不學無術的人很鄙視,他看田‘雞’的眼神和看我的如出一轍,聲音低沉說,大鬼主是一個稱號,古時候西南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巫風盛行,對首領便是以大鬼主尊稱,而這些大鬼主利用鬼巫之術進行統治。
別看船棺葬比不上中原葬制隆重,但只有身份地位尊崇的人才能享用船棺葬,因為這是享用和神一樣的待遇。
“大鬼主的分佈很有區域特點,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而且被以大鬼主稱呼首領的少數民族不多,這也幫我們縮小了探查的範圍,想必墓主曾經源於靈山古族,至少融匯了靈山古族的宗教文化,後來不知什麼原因,遷徙到蜀地,以至於死後想要落葉歸根,因此效仿他們的神,以船為葬具。”趙閻在旁邊對我們說。“我們跟著葉哥,順著這條線在西南地區調查了很久,終於發現一處地方。”
“什麼地方?”薛心柔‘激’動不已問。
“丙中洛。”葉九卿氣定神閒說。
這地方我沒有去過,但曾經聽封承說過,他對這個地方尤為感興趣,在各自文獻古籍中查閱關於丙中洛的記載,原來他是在找尋靈山金城。
記得小時候,我和葉知秋問封承,這世間可真有仙境,封承告訴我們,如果真有那便在丙中洛,在封承的描述中,那裡飛瀑密佈,高山湖泊雲集,素有萬瀑千湖之稱,澗深林密,島語‘花’香,是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諸峰的積雪與白雲相間,雲蒸霞蔚,霧氣升騰,一時間竟雲雪難分,放眼望去,藍天白雲青山綠野白瀑,觸目所及,美不勝收亦如仙境。
我連忙在地圖上查詢,在西南邊陲找到丙中洛的位置,此地位於怒江北面,地勢北高南低。是滇西北三大山脈中間茂密原始森林的‘門’戶。
“你之前說,來典當青銅盤的人是馬幫,那剛好也能印證一些事情,馬幫的人所走的是茶馬古道,但現在基本已經看不見了,唯有丙中洛通往藏東南地區的馬幫隊,至今仍在古道上穿行。”封承指著地圖對我們說。“這條活著的茶馬古道,始於丙中洛,沿峽谷溯怒江北上通往西藏,說明馬幫遇到從靈山出來的人,應該就在丙中洛附近。”
我低頭看向封承手指的位置,丙中洛面積大致有八百平方公里,這麼大的地方,馬幫能在任何一個地點遇到靈山出來的人,即便我們能確定丙中洛,可要在八百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找尋靈山無疑是大海撈針,而且這八百平方公里,有九成是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
“封叔,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那麼多,為什麼最後你們確定了丙中洛這個地方?”我抬頭認真問。
封承拿起旁邊的青銅盤,指著上面銘刻的圖案對我們說,圖案上巨蛇圍繞著古城,而在古城上方的天空中,同時出現太陽和月亮,這和山海經中對靈山的描述一致。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豐沮‘玉’‘門’,日月所入。
而豐沮、‘玉’‘門’其實指的是兩處不同的地方,豐沮產金,而‘玉’‘門’產‘玉’,偏偏在西南地區,能符合這個特定的只有丙中洛。
在丙中洛境內的格馬洛河盛產黃金,至今都有人在此地找尋金礦,而距此不遠,丙中洛壩子周圍的石‘門’關、貢當神山卻盛產質如凝脂僅貢山稀有的羊脂‘玉’石。
“因此推斷,山海經中說提及的豐沮‘玉’‘門’很可能說的便是丙中洛。”封承‘胸’有成竹侃侃而談。
“即便這些都‘吻’合,可關於靈山最鮮明的特點是,日月同空,既然山海經中描述的靈山是真實存在的,那日月同空也不該是杜撰。”宮爵說。
“這也是我們有十足把握確定丙中洛就是靈山的原因。”
趙閻從旁邊走過來,指頭在地圖上丙中洛的位置敲了幾下,聲音有些興奮的對我們說,丙中洛自然環境奇特、壯觀,特殊的地理環境使丙中洛靠南邊的地方,有一天兩次日出日落的奇妙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