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首以盼之下,梁耀終於等來了奧馬哈戰場的決戰。
只要這一仗能夠殲滅聯邦軍在西線戰場的主力,大平原地區將成為他的囊中之物。
一旦掌控大平原地區,美洲共和國就獲得了逐鹿北美的資本,不再是受困於西部一隅之地的地方性政權。
想到這裡,梁耀不免心潮澎湃。
北軍士兵排成一條條長蛇般的佇列,緩緩向西軍的東郊防線推進。
指揮官們騎在馬背上,肩披北軍經典的藍色斗篷,他們舉起軍刀指向前方,一如過去他們所參加過的戰爭那樣。
他們認為這一場和以往沒有區別的戰鬥——炮聲轟鳴,火槍齊射,接著是白刃相接的肉搏,最後決出勝負。
這是這個時代大多數軍人對戰爭的理解。
一開始確如奧馬哈軍團的那些聯邦軍軍官們所預料的那樣,雙方率先開始炮仗,一時間奧馬哈上空炮聲隆隆,炮彈橫飛。
西軍炮兵的訓練本就嚴格,這兩個多月以來,在和北軍炮兵的作戰中,大部分西軍的炮組都積累了相當的作戰經驗。
西軍炮兵對如何壓制北軍炮兵早已輕車熟路。
很快,憑藉著火炮效能上的優勢,西軍很快將主要裝備老舊拿破崙滑膛炮,打實心彈的北軍炮兵壓得抬不起頭來。
“將一群東部的市民和中部邊疆地區的小農場主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訓練成能夠列隊上戰場的合格士兵,不得不說,麥克萊倫在練兵方面確實有一手。
只可惜這支耗費聯邦六七百萬美元鉅額軍費,麥克萊倫嘔心瀝血才練成奧馬哈軍團,終將成為我們的槍下亡魂。”
克魯格在看到奧馬哈軍團的北軍能夠頂著炮火,保持隊形向己方陣地有條不紊地推進,對麥克萊倫的能力予以了肯定的評價。
只用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就把七萬普通的市民、小農場主訓練成能頂著炮火進攻的合格炮灰,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向前!向前!所有紐約州的勇士們!跟著鼓點聲繼續向前!要讓這些西部佬知道,咱們紐約人不是嚇大的!”
一名紐約步兵團的上校騎在一匹高大的栗色戰馬上,手持佩劍,聲音洪亮地鼓舞士氣。
“為了麥克萊倫將軍!為了林肯總統!為了聯邦!向前!”
紐約步兵團的北方士兵們高聲吶喊著回應他們的軍官,給自己壯膽。
他們邁著堅定的步伐前進,踩得腳下敗草枯枝咔咔作響。槍刺在陽光下閃著冷光,黑火藥的味道還未在戰場上彌散開,戰場的空氣中卻瀰漫著一股難以言喻的緊張感與壓迫感。
身先士卒的北方聯邦軍准將約瑟夫·胡克騎在一匹高大的棗紅色的戰馬上,緊握著軍刀,他深深吸了一口氣,以壓制住內心不安的情緒。
他望向越來越近的西軍防線,那是一道簡陋的單薄戰壕,只是在大炮周圍擺了一圈沙包用來保護“大炮”。
這與他們聯邦軍的排炮陣地沒什麼區別,看上去毫無特別之處。
奧馬哈軍團雖未曾與西軍進行過大規模的會戰,但雙方發生過的零星交火不少。
根據梅森旅的炮兵和奧馬哈軍團炮兵的作戰報告,西軍的大炮有效射程估計在1.25英里(約2公里)左右,而且西軍炮兵的炮術普遍都比較好,命中率極高。
可現在他們距離西軍的“炮兵陣地”距離僅有1英里左右,西軍“炮兵陣地”上的炮手卻仍舊沒有開火的跡象。
這實在是太過反常了!
北軍的進攻陣型非常密集,西軍炮兵這個時候開炮,一定能給北軍造成很大的傷亡。
難道是西軍炮兵等著他們衝到面前後直接打霰彈?試圖用一兩輪霰彈擊退他們的進攻?
也不對!
姑且不論1英里的距離西軍炮兵有足夠的時間打完好幾輪爆炸彈之後再裝填上霰彈,以一兩輪霰彈就想擊退他們的進攻本身就很不現實。
北堪薩斯一戰,墨西哥民兵旅的炮兵部隊能用一兩輪霰彈打退緬因旅和第一僱傭兵團的進攻那是因為緬因旅和第一僱傭兵團總統投入的兵力只有兩三個團!
而他們這次進攻投入的兵力足足有3.4萬人!34個滿編的步兵團!
妄圖用一兩輪霰彈就打退3.4萬人的大軍的進攻是極其不現實的!西軍的指揮官還沒有天真愚蠢到這種程度吧?
戰場上的直覺告訴約瑟夫·胡克,這次進攻恐怕沒有這麼簡單,西軍一定在醞釀著什麼陰謀!
只是他們都已經衝到距離西軍陣地不足1英里遠的地方了,這時候想鳴金收兵已無可能,他們只能硬著頭皮向前衝。
“庫克上校,我總覺得這件事沒有那麼簡單。”約瑟夫對距離自己不遠的騎兵團上校庫克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約瑟夫將軍,您多慮了,這不過是一次普通的突擊而已。”庫克的心態則要比約瑟夫放鬆得多。
庫克是騎兵團的指揮官,他早就想離開奧馬哈這個是非之地了,是最支援這次突圍行動的高階指揮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