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說服他了!”舒爾卡聳了聳肩。
其實這並不困難,舒爾卡做的只是找到彼此的共同利益,然後一切就迎刃而解甚至化險為夷了。
至於裝備T34之後的事……換裝T34怎麼說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吧,等那時只怕冰雪融化戰情也出現新的變化了。
麥赫利斯的影響力還是相當大的。
因為第二天就運了第一批二十輛T34來,像以前一樣是剛生產出來就運上來的。
戰士們看到這批T34不由欣喜若狂,尤其是費多西耶夫一眾坦克兵,坦克還沒從平板車上下來他們就迫不及待的衝了上去又是抱又是跳的……當然沒人敢親吻,因為他們都知道這種天氣親上一口冰冷的坦克裝甲,嘴巴馬上就會被凍在上面非得扯下一塊肉下來不可。
“他們的動作太慢了!”麥赫利斯氣呼呼的抱怨道:“只送來二十輛,他們總是有這個藉口、那個原因,他們從來都不知道軍情緊急是怎麼回事!”
“謝謝,麥赫利斯同志!”舒爾卡說:“瞧他們有多高興,如果沒有你的幫助,我們不可能得到這些的!”
舒爾卡這話當然是往誇張裡說。
事實上,即便麥赫利斯不要求,這一仗之後羅科索夫斯基也打算為近衛坦克第1旅換裝了。
現在只不過是順水推舟。
另一方面,則是舒爾卡知道……像麥赫利斯這種自私的人,感覺到某種正能量也就是別人對他的感激反而會很受用,因為別人給他的通常都是憎恨、咒罵和唾棄。
果然,麥赫利斯反而有點不好意思起來。
“哦,這沒什麼!”麥赫利斯回答:“我只是在做正確的事,就像我一直做的一樣!”
“當然,麥赫利斯同志!”
換裝當然不像麥赫利斯想的那麼簡單同時也沒有那麼快……麥赫利斯原以為只要把坦克運上來也就差不多了。
舒爾卡之前也有意沒有提醒他,否則麥赫利斯很可能不會有那麼大的耐心。
首先是T34比較難湊齊,原因是此時的坦克像之前一樣還是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一生產出來就被派上戰場甚至幾小時這內就被消耗掉。
其次就是英、美坦克的交接。
這種交接就不是簡單的交接,而是另一支坦克部隊的組建過程……像之前所說的,蘇軍部隊普遍存在兩套指揮系統,近衛坦克第1旅也不例外。
此時組建一支新的部隊就比較容易,指揮人員是現成的。
問題是補充進來計程車兵需要培訓,其中尤其是英、美坦克的操控和作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