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依爾維奇少校又等了一段時間。
此時炮兵火力已經轉向德軍駐守的正斜面,不過他們還在實施重點轟炸。
所謂的重點轟炸就是指標對一些白天觀察並記錄下來的軍事目標,比如戰壕、碉堡、機槍堡等等。
這些重點目標有一部份就分佈在馬馬耶夫崗兩翼,如果第82步兵團在此時發起進攻的話很容易造成誤傷。
直到空中升起幾顆紅色的訊號彈……這是炮兵和步兵們預約的衝鋒訊號,這時炮兵就會將炮火從兩翼往中央延伸。
於是米哈依爾維奇少校就從戰壕裡跳出來大喊一聲:“同志們,為了斯大林格勒,前進!”
“前進!”
……
戰士們一個個從掩體中跳出來抓著步槍朝黑暗中衝去。
槍聲很快就響了起來,那是倖存的德軍士兵組織起的防禦。
這是炮火轟炸的特點,它基本不可能將目標區域的敵人消滅乾淨,尤其是那些藏在戰壕裡的敵人。
德軍在這方面也是老手,所以當然會有人倖存並迅速組織起防禦。
然而,兩翼的地形卻讓德守軍有些尷尬。
就像之前所說的,兩翼有很大的曲率……曲率的意思就是整個地面像球體一樣彎曲,而機槍、步槍等又是直射火力,所以只要與目標距離稍有距離就很難命中(目標會被突起的地面擋住)。
當然,如果有誰昂首挺胸的衝鋒那就另當別論了。
不難想像,在這種地形最有用的裝備就是迫擊炮、手榴彈、衝鋒槍。
迫擊炮彈道彎曲,幾乎可以忽略曲率。
手榴彈類似,衝鋒槍則是近戰火力足。
主攻的一營在方面做足了準備,他們每班多裝備一把衝鋒槍,這些衝鋒槍是由近衛步兵團那調來的。
除了衝鋒槍手外每人多帶了兩枚手榴彈(標配四枚)。
另外還加強了迫擊炮及攜彈量。
做好這些準備後,兩翼的突防戰鬥就變得簡單了,迫擊炮衝著敵人機槍陣地一陣狂轟濫炸,接著步兵衝到前方甩上一排手榴彈,衝鋒槍手帶頭往前一衝鋒……只十幾分鐘的時間德軍側翼防線就被突破了。
舒爾卡在後頭跟著前進,身邊到處都是蘇軍士兵將刺刀狠狠的扎進掙扎著或是舉起雙手投降的敵人。
這顯然是一場不留俘虜的戰鬥。
首先是因為馬馬耶夫崗的位置太重要,那是斯大林格勒的命脈。
當然,它重要並不是不留俘虜的理由。
但從感情上說,敵人要掐住斯大林格勒的命脈置蘇軍於死地,蘇軍又何必與敵人客氣留俘虜?!
其次,這場從兩翼包抄的夜戰本身也不太適合留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