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德軍顯然不會給蘇軍這麼長的準備時間。
“馬上命令他們做好準備!”戈爾多夫中將下令。
但這道命令其實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因為東南方面軍一直都在做準備,有沒有這道命令沒有多大區別。
頓了下,舒爾卡就接著說道:“我想,德軍會繼續用空中力量封鎖斯大林格勒,這一方面會給斯大林格勒造成恐慌且很難得到增援,另一方面也可以初步切斷南北兩個方面軍的聯絡。所以我們看似有兩個方面軍,但其實只有一個方面軍面對德軍的進攻!”
事實證明在現在這擁有空軍的時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地同時也會被敵人利用。
“有解決的辦法嗎?”菲利波維奇少將抬頭問。
“我不認為東南方面軍能擋得住敵人的進攻!”說著,舒爾卡就將目光投往菲利波維奇少將。
菲利波維奇少將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東南方面軍是進攻哈爾科夫的主力,被包圍並被殲滅的幾十萬人裡絕大多數是東南方面軍的精銳,此時的東南方面軍都是戰鬥力較差的二線部隊以及臨時組建抽調的雜牌部隊,有些甚至是從斯大林格勒抽調的民兵……蘇軍的動員能力很強,這主要是因為蘇聯的工人、農民平時空閒時都在進行必要的軍事訓練,一旦有需要,給他們發上一把步槍就能成為士兵走上戰場。
但這樣的部隊顯然不會是空、步、坦協同作戰體系下的德軍的對手。
“所以!”舒爾卡說:“如果說有什麼辦法的話,我認為我們應該有計劃的逐步撤退……”
“撤退?”戈爾多夫中將打斷舒爾卡的話:“撤退是什麼意思?”
“將軍同志!”舒爾卡回答:“東南方面軍在野外很難抵擋敵人的進攻,這麼做的結果,就是將一批批裝備、彈藥和士兵送到前線交給敵人!”
這也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會出現裝備補給奇缺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斯大林格勒幾乎被德軍包圍與外界失去聯絡。
這裡用“幾乎”,是因為斯大林格勒背靠伏爾加河所以一時無法完全切斷其與外界的聯絡。
但德軍可以利用空軍對港口及河道實施封鎖,所以能透過伏爾加河運往斯大林格勒的裝備十分有限。
這造成斯大林格勒戰役後期甚至出現兩人使用一把步槍的局面。
另一方面,蘇軍卻將斯大林格勒寶貴的物資源源不斷的送往野外前線的雜牌軍手中……隨著雜牌軍被擊潰,這些物資幾乎就是轉個手然後送給敵人。
“我們為什麼不有計劃的撤退?”舒爾卡:“這樣我們就可以儘可能的減少兵員的傷亡和物資的損失,然後利用斯大林格勒擋住敵人!”
“不,舒爾卡同志!”戈爾多夫中將想也不想就拒絕了:“那可是斯大林格勒,我們應該像保衛莫斯科一樣保衛它,任何朝斯大林格勒方向的撤退,都會給斯大林格勒增加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