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戈爾多夫中將問。
也難怪戈爾多夫中將會這麼吃驚,因為舒爾卡一眼就看出蘇軍的防禦重點在斯大林格勒北面而不是南面。
這其實並不難猜,蘇軍在北面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擺了一個第4坦克集團軍,而南面的東南方面軍卻只有幾個坦克師。
另外很明顯的一點,北面是新組建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
所謂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就是保衛斯大林格勒的方面軍,所以當然是防禦重點。
由此也可以看出蘇聯人的神經有多大條,德軍僅僅只需要從其軍隊的命名就可以看出他們的主力以及主要的防禦方向在什麼位置。
“這不可能!”菲利波維奇少將說道:“南面地形複雜有很多河流,這不利於德國人的機械化部隊進攻!而北面卻一片平坦!”
“德國人也知道這個,菲利波維奇少將!”舒爾卡說:“所以他們才會從脆弱的南面進攻!”
軍官們不由面面相覷。
這其實不難猜,從正面的頓河發起進攻基本不可能,就像之前所說的,此時冰雪已經融化,尤其是進攻冰雪正處於融化狀態下的河面尤為危險,因為沒人知道河面上的冰塊什麼時候會裂開,就算人踏上去也不例外,再加上還有從敵方打來的子彈和炮彈……冒險渡河幾乎就是送死。
另一方面,因為冰層還未完全化開,所以用橡皮艇、衝鋒舟等渡河也不可行。
而北面則是實力較強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德軍不會傻到與其硬碰硬。
於是就只剩下南面實力較弱的東南方面軍。
事實也的確如此,因為在戰鬥了兩個月後,蘇軍發展北面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根本就沒有起到保衛斯大林格勒的作用,因為它被德軍利用頓河與伏爾加河的通道擋著根本無法進攻。
反而是較弱的東南方面軍一直在承擔著主要防禦任務。
然後不出意外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就更名為頓河方面軍,因為它的主要任務是防禦頓河一線。
而東南方面軍就更名為斯大林格勒方面軍。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此時的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方向的防禦就犯了這個錯誤,在德軍的進攻前完全沒有隱藏自己的實力,想當然的以為南面地形複雜就不適合德國人進攻。
“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將主力調往南面?”戈爾多夫中將說。
“我擔心現在調動已經太遲了!”菲利波維奇少將臉色蒼白的回答道:“德國人這段時間一直在轟炸我軍鐵路線,尤其是斯大林格勒一帶……如果我們要將兵力從北面調往南面,可能要從後方繞過斯大林格勒!”
菲利波維奇少將說的是實情。
斯大林格勒雖然卡在頓河和伏爾加河之間狹窄的咽喉處,但因為其只有100公里寬,幾條經過這裡的鐵路線及橋粱很容易就成為德軍的轟炸目標並被摧毀,德軍用空軍將這個咽喉要道的交通封鎖也不是難事。
於是,北面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想要增援東南方面軍,就只有從後方繞一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