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還是!”舒爾卡說:“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德國人的坦克的使用上會比我們的坦克兵要熟練得多,再加上他們普遍裝備無線電彼此前協同很好,如果是幾輛甚至十幾輛這樣坦克組成一支部隊互相掩護,只怕我們即便是有幾倍的數量優勢都無法擊敗它們!”
科學家們不由議論紛紛。
舒爾卡說的的確有可能出現,雖然“虎式”速度慢,但它卻幾乎是無敵的,那麼只需要穩步朝前推進,蘇軍也只有捱打的份。
“我認為研發一款能剋制它的新坦克刻不容緩!”卡拉什尼科夫說:“乘德國人還沒有大批次裝備這種坦克的時候!”
“首先我們得找到了一款能遠距離擊穿的坦克炮!”
“102MM,我認為我們的85MM高射炮或許可以!”
“它對我們的坦克來說太大了!”
“可我們還能怎麼做?”
……
科學家們再次激烈的爭吵了起來。
“同志們!”舒爾卡不耐煩的打斷了他們的爭吵:“我們為什麼不像德國人一樣生產一款使用坦克底盤的火炮?”
科學家們聞言不由愣住了。
想了想,卡拉什尼科夫就說道:“很好的想法,舒爾卡。德國人在無法對付我們的T34的時候,就是將反坦克炮裝在坦克底盤上,雖然它沒有坦克靈活,但卻能夠短時間大量生產並且毫無疑問可以擊穿目標!”
突擊炮與坦克的不同,就在於它不需要有那麼多的裝置使炮塔能夠旋轉,甚至連瞄準系統都不需要。
這省下的重量和空間,就可以使其裝上任意口徑的火炮。
雖然它在戰場上面對坦克時還是有很多不足,但至少不會成為靶子對其無計可施。
如果數量一多,對方坦克反而會成為靶子。
“我同意!”西索伊說:“這的確是個辦法,至少是我們在過渡時期的應急方案!”
於是這款蘇式突擊炮馬上就進入了研發程式。
雖說這研發一點都不困難,就是找一門適合的也就是能擊穿“虎式”正面裝甲的火炮將其裝在坦克底盤上。
但真要做起來就並不是那麼容易。
因為這其中要不斷的測試,比如哪款火炮效能適中,能在一千米左右對“虎式”構成威脅。
之後還要選擇哪款坦克的底盤搭載比較合適。
而且搭載上了還需要一定的防護,另外還要求載彈量及機動性。
不過這款突擊炮還是很快就問世了……從研發到派上戰場僅僅只用了120天,堪稱是蘇軍戰史的一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