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一陣緊張的測量和資料收集後,甚至這些科學家們還試圖將“虎式”發動,但最終還是因為擔心發動機受傷自燃而放棄。
“如果我們要對付這款坦克,就必須用更粗的火炮,現在我們使用的76.2MM坦克炮顯然做不到!”
“僅僅只是用更粗的火炮還不夠,我們還需要更厚的裝甲!”
“可是我們的發動機無法承受這樣的重量!”
……
會議室裡展開了激烈一番激烈的討論中。
坦克這東西就是這樣,它要在火力、防護和機動之間取一個平衡,否則就會出現某個明顯的缺點使其被敵人利用。
T34在這方面應該說很成功,因為它使用了傾斜裝甲,使其在不增加坦克重量的情況下成級數增加了其防護能力,於是就做到了三者都相當不錯。
但是現在,“虎式”的出現就打破了T34的優勢。
“同志們!”西索伊阻止了科學家們的爭論:“你們是否考慮過,德國造了一輛如此笨重的坦克,使用的卻是汽油機,這毫無疑問的會造成它的機動方面的問題!”
說著西索伊就將目光轉向了舒爾卡。
“是的!”舒爾卡回答:“我們在戰場上發現了鐵軌,它連線著坦克掩體,還有幾輛平板車,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德國人是用平板車拖著這些坦克機動的,確切的說是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
科學家們聞言不由鬆了一口氣。
“這麼說我們就不需要為這東西過於擔心了!”西索伊說:“我是說如果他們需要用鐵軌機動的話,它甚至都不能稱為坦克!”
“是的!”
“它或許應該要叫裝甲列車!”
……
科學家們說的或許是對的,如果過於依賴鐵軌的話,那的確不能稱之為坦克,尤其是對以速度以“閃電戰”著稱的德軍部隊來說就更是如此。
但舒爾卡卻並不這麼認為。
“我並不樂觀!”舒爾卡說:“首先,我認為這是他們匆忙間將這款新型坦克派上戰場的原因。他們會在之後的時間裡慢慢解決這些問題讓它動起來成為一輛真正的坦克!”
卡拉什尼科夫贊同道:“我發現一些電焊的痕跡,新的,這意味著他們甚至是在運來的路上完成了融接!”
“就算他們解決了一些問題也解決不了機動問題!”西索伊說道:“這是由它的發動機決定的!”
應該說西索伊判斷的沒錯,“虎式”在公路上的時速只有38公里,越野時速只有可憐的1521公里,尤其是蘇聯的地形要麼就是春夏泥濘地要麼就是秋冬雪地,對“虎式”機動就更是噩夢。
但這並不影響“虎式”的戰鬥力和對蘇軍的殺傷,舒爾卡很清楚這一點。
“先生們!”舒爾卡說:“你們要知道一點,強調速度的時候應該是戰爭剛爆發的時候,那時候德國人的戰略是迅速突破,或者用最快的速度進攻戰略要地,就像不久前他們進攻克裡木一樣,不到十天的時間就從基輔防線打到了克里木並在我們準備好之前佔領了它!”
舒爾卡頓了下,然後接著說道:“但是,隨著戰爭的深入,我認為敵我雙方會漸漸陷入僵持,這時候長途奔襲打‘閃電戰’的機率就會成級數減小,於是對坦克的機動效能的要求也就隨之減小了!”
科學家們不由紛紛點頭,這是他們陌生的領域,想不到並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