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蒐集漁船甚至沒有花太多的工夫,因為烏克蘭人有許多是支援德軍的,許多漁民甚至願意幫助德軍運輸。
於是,一夜之間德軍就擁有了數百艘漁船,這些漁船往來穿梭在只有三十幾公里寬的卡爾基尼特灣之間,一批又一批的將德軍從克里木半島運抵地峽的另一端亞米安斯克。
這有點像敦克爾刻,只不過是德國版的敦克爾刻。
“馬上發起進攻!”麥赫利斯在收到這個情報時想也不想就下令:“海軍,還有陸軍……當然還有空軍,全力朝他們進攻,不能讓這些侵略者就這樣從克里木逃走!”
當時舒爾卡就在克里木方面軍指揮部,他阻止了麥赫利斯這明顯不明智的做法。
“麥赫利斯同志!”舒爾卡說:“卡爾基尼特灣入口狹窄,如果我們的海軍進攻它的話,就會將自己暴露在敵人的岸防空和空軍的雙重打擊之下,這不僅起不到作用,還會讓我們損失許多軍艦!另外讓地面部隊進攻也是,現在是白天,我們的坦克會暴露在敵人空軍的火力之下!”
“難道我們就讓他們就這樣逃走嗎?”麥赫利斯說:“不,就算有些損失也是值得的,我們永遠也不會被困難和傷亡嚇倒!”
“您說得對,麥赫利斯同志!”舒爾卡說看了看周圍,然後與麥赫利斯走到一旁,小聲說道:“但是,麥赫利斯同志。到目前為此,我們的損失和傷亡可以說是微不足道……除了海軍步兵旅兩千多人的傷亡外,就是近衛坦克第1旅進攻時損失了些坦克及一千餘人的傷亡。也就是,我們以總傷亡三千餘人的代價就收復了整個克里木半島,另外還打死打傷了德軍、羅馬尼亞軍數萬人,俘虜及繳獲的裝備不計其數!”
後者自是不用多說。
雖然德軍主力透過漁船繞過地峽回到烏克蘭大陸,但還有許多失散在克里木的散兵以及羅馬尼亞軍,他們沒能及時返回就只有投降或是被殲滅兩種結果。
另外,德軍主力是透過漁船運兵,這也就意味著所有重灌備比如坦克、大炮、汽車,甚至是彈藥都要留在克里木無法帶走。
不過當然,德軍會選擇將它們炸燬。
蘇軍很少能以少勝多並且還能用這麼小的代價取得這麼大的戰果,但克里木戰役卻做到了。
“我想這本身就會引起莫斯科的注意!”舒爾卡說:“我是說以少勝多而且戰損比如此懸殊。如果我們再發起全面進攻……”
接下來的話就不需要舒爾卡多說了,白天的進攻將會使蘇軍的損失急劇上升,甚至整個近衛坦克第1旅都有可能在德軍戰機轟炸下覆沒,如果再被炸沉幾艘軍艦,戰損比就會被拉平了。
麥赫利斯聽著不由連連點頭。
他的目的其實並不是將德軍從克里木趕出去,或者是取得勝利以及其它什麼東西,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博取眼球為自己在政治權力上的鬥爭增加籌碼。
之前是因為打得興起,以為乘勝追擊能取得更大的勝利。
現在被舒爾卡一分析,繼續進攻非但沒有好處反而會把已經取得的勝利賠進去。
於是不用想,麥赫利斯馬上就取消了全面進攻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