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圖科夫是穩紮穩打的進攻。
他準備了十幾小時,等佔科伊集蓄了足夠的力量和物資後就對彼列科普地峽發起了進攻。
進攻同樣是在夜裡發起的,這是在蘇空軍不如德空軍的情況下正確的、無奈的選擇。
雖然從某方面來說,蘇空軍應該是和德空軍平分秋色,因為蘇軍佔據了數量的優勢。
但佔據質量和素質優勢的德軍卻可以做到任何時候只要集中力量全力進攻某片空域總能成功,蘇空軍對其毫無辦法。
於是,如果近衛坦克第1旅如果在白天進攻的話,毫無疑問的會遭到德空軍殘酷的轟炸。
這也是近衛坦克第1旅對彼列科普地峽的進攻不得不推遲的原因之一。
否則,在攻下佔科伊之後乘勝追擊,曼施坦因就無技可施了。
近衛坦克第1旅的攻勢很順利,德軍依靠地雷、反坦克炮等裝備且戰且走,勉強擋了十個小時,終於在第二天天亮前放棄抵抗全線撤進彼列科普地峽。
德軍進入彼列科普地峽後蘇軍就很難繼續進攻了,因為這裡最窄的寬度只有8公里,德軍的炮兵和反坦克火力密集佈署在這一帶使其成為一個易守難攻的瓶頸,何況不久後天色就要亮了。
不過蘇軍其實不需要再繼續進攻,因為他們攻佔了缺口也就意味著成功的將德援軍擋在外面同時將克里木的德軍包圍,換句話說也就是蘇軍取得了克里木戰役的勝利。
全體官兵都歡呼起來,卡圖科夫第一時間就將這個好訊息向指揮部報告,麥赫利斯興奮的大叫:“太棒了,你們是祖國的英雄,接著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那些入侵克里木的走狗殲滅掉!”
這基本不是問題,因為彼列科普地峽被封鎖德軍的補給運輸線就被徹底切斷,除非是德使用空軍空投,否則進入克里木的德軍一發子彈都得不到。
換句話說,德軍的覆滅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戰局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天亮後就卡圖科夫就得到報告:“上校,我們發現德國人在撤退!”
“撤退?他們從什麼地方撤退?”卡圖科夫問。
“卡爾基尼特灣!”偵察兵報告:“德國人佔領了薩米區,然後使用漁船將士兵經卡爾基尼特灣運至亞米安斯克!”
卡圖科夫不由半張著嘴巴老半天也合不攏,他沒想到曼施坦因還有這一招,原本是甕中捉鱉的局面卻是讓他從海路逃走了。
這主要是因為蘇軍一直以為他們掌握著制海權,所以一旦從陸地上將德軍的退路切斷他們就無處可走了,他們根本就沒想到……在德軍擁有區域性制空權的情況下,蘇軍也只擁有區域性制海權。
很明顯,曼施坦因在此之前做足了準備,他一方面讓斯篷內克且戰且走爭取時間,另一方面又讓海灣兩側的德軍大肆蒐集漁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