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爾卡同志!”阿歷克塞說:“要知道現在的氣溫是零下四十度,而且海上還有不小的風浪,在這種情況下登陸,我們計程車兵隨時都有可能被凍在冰塊!”
舒爾卡沒有說話,因為這也就是他所說的危險,尤其蘇聯海軍還缺乏兩棲登陸艇……事實上,此時的蘇聯海軍基本沒有兩棲作戰能力,這主要是因為蘇聯沒有這方面的需求。
確切的說是很少這方面的需求,蘇聯整個是一片大陸,能用得著兩棲登陸作戰的戰場很少,所以一個勁的發展陸軍、炮兵。
但現在偏偏就碰到了需要兩棲作戰的情況。
這個問題不需要舒爾卡回答。
麥赫利斯回應了阿歷克塞的疑惑……
“我只想知道,我們是否有成功的可能!”麥赫利斯問。
“是的,當然!”阿歷克塞回答:“就像上尉說的那樣,德國人在費奧多西亞只有一個營,如果我們投入足夠多的軍隊在那登陸,我們有可能佔領它並取得戰役的勝利。但是……”
“這就夠了,阿歷克塞同志!”麥赫利斯打斷了他的話,然後下了結論:“就這麼做,在費奧多西亞登陸!”
舒爾卡心裡有些愧疚,因為他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他幾乎看到蘇軍士兵駕駛著一艘艘衝鋒舟划著救生艇在風浪中向敵人駐守的港口衝鋒。
風、雨、海水,再加上子彈和炮彈,他們中許多人還沒能上岸就已經被死了。
然後,倖存者再一波又一波的跳下船踏著海水從沙灘進攻,一邊前進一邊忍受著嚴寒,阻滯他們的不是敵人的火力,而是被海水浸溼的靴子、褲子在低溫下迅速結成的冰塊。
他們或許能往前衝一段距離,因為那時他們的腳已經失去了知覺,甚至這些倖存者有可能取得勝利,因為他們有絕對的兵力優勢以及海、空軍的全力掩護。
但即便是這樣,他們也無法挽救自己的雙腿……它們會因為低溫而壞死,就算沒有受傷也很可能要面臨截肢甚至失去生命的危險。
接著,麥赫利斯就給海軍打了個電話。
這個任務當然是由海軍來完成,與海軍聯絡是必然的。
“你瘋了,麥赫利斯同志!”海軍總司令庫茲涅佐夫在聽到這個計劃時想也不想就反對道:“在這種情況下實施兩棲登陸作戰?這幾乎不可能完成!”
“但現在我們只能這麼做!”麥赫利斯回答:“而且,這也是我們的優勢,不是嗎?”
“什麼?”庫茲涅佐夫元帥不明白麥赫利斯這話的意思:“什麼優勢?在這種氣候下兩棲登陸是優勢?”
“是的,元帥同志!”麥赫利斯得意洋洋的說:“如果,連你都認為這個計劃瘋了,認為它不可能,那麼德國人當然也想不到我們會這麼做,你覺得呢?”
庫茲涅佐夫元帥啞口無言。
在這一刻,舒爾卡認為麥赫利斯並不是那麼笨,至少他知道研究敵人的心理……不過,這似乎就是麥赫利斯的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