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打量了一會兒,卡圖科夫似乎就下定了決心,他將火箭筒遞給了西索伊,問:“我們需要它,西索伊同志,你認為多久能仿製並生產出來?”
“如果有圖紙的話……”西索伊把目光投往斯金奈。
“是的,我把它們帶來了!”斯金奈回答,然後就朝助手揚了揚頭。
助手從包裡取出一個資料夾然後遞給了西索伊。
西索伊和卡拉什尼科夫一起在燈光下翻了翻,然後就信心十足的對卡圖科夫說道:“它可能需要兩週的時間,上校同志,就像美國人說的,它的結構的確很簡單!”
“它為什麼需要兩個擋板和前端?”舒爾卡問。
“哦!”斯金奈回答:“你知道的,戰場上總是需要速度,我希望士兵們不管放在左肩還是右肩都可以發射!”
“我認為這是沒必要的!”舒爾卡說:“用左手使用武器計程車兵畢竟不多,而這卻會增加它的重量!”
斯金奈點了點頭,回答:“你或許是對的!”
“所以……”舒爾卡隨手從卡拉什尼科夫手中取過筆,在圖紙上一邊畫一邊說:“我們應該把多餘的擋板去掉,將肩託前移一些,因為重心在前方,肩託和握把靠前更容易握舉,同時後端往後伸也可以使助手更容易裝彈……我們生產出來的東西應該是這樣的!”
斯金奈看著不由連連點頭:“酷,老兄,你說的有道理,它看起來似乎更好了!”
“另外……”舒爾卡接著問:“電池在低溫下能正常工作嗎?”
“不能嗎?”斯金奈聞言不由愕然。
斯金奈是個對火箭有興趣的上尉,他其它方面的知識還有欠缺。
“我們應該對它進行更多的戶外測試!”西索伊回答道:“電池在低溫下的確可以出現問題,零下19度以下就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電荷……也就是說,我們可能無法成功擊發火箭彈,到時它就會成為一堆廢鐵!”
“我們為什麼不把電池改為小型磁力發電機呢?”舒爾卡說:“這樣一方面解決了低溫發射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比電池更容易適應各種複雜的環境和氣候!”
“好主意!”西索伊驚訝的望著舒爾卡:“你就像它已經生產出來並使用過一樣,舒爾卡同志!”
舒爾卡攤了攤手,回答:“我猜的,不確定這麼改是否可行!”
這當然不是舒爾卡猜的,而是他擁有的知識告訴它“巴祖卡”在將來會出現這些問題……這其中尤其是電池。
二戰時美軍將“巴祖卡”大量投入到太平洋戰場。那裡通常都是高溫、高溼的島嶼,電池很快就受潮漏電,於是“巴祖卡”無法成功擊發常有發生。
這些問題通常是需要批次生產給部隊使用,部隊在作戰時發現這些問題後進行反饋,然後再對它進行批次改進。
此時有舒爾卡在,當然就不需要這過程了。
“我們可以各種試生產幾具!”卡拉什尼科夫說:“然後對他們進行測試!”
“說得對!”西索伊回答:“我們馬上投產,爭取幾天內生產一批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