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第四旅的確應該抓緊時間,因為在他們討論這個計劃時只剩下六天的時間。
而這六天……他們還要坐等德軍上當,在德軍上當後至少還要給他們一點時間深入雷區。
於是扎哈卡維奇少校不敢怠慢,馬上向朱可夫彙報並提出申請。
朱可夫沒有遲疑,馬上就同意了這個計劃。
畢竟就像舒爾卡說的那樣,如果坦克第四旅一定要進攻圖拉,那麼將實力暴露在德國人面前是遲早的事。
使用舒爾卡“示敵以弱”的計劃只是早幾天將實力暴露而已,這也許會給防線增加幾天的壓力,但好處卻是有可能讓敵人上當並冒險讓第3裝甲師進入雷區強攻莫斯科。
兩者比較之下,當然是後者對蘇軍更有利。
於是朱可夫沒有遲疑,當即批准了扎哈卡維奇少校的請求,並批示:“馬上做好轉移的準備,今晚行動!”
“今晚?”扎哈卡維奇少校不由一陣疑惑。
在他想來,如果要“示敵以弱”的話,更應該在白天行動,這樣才更有可能讓德軍間諜發現然後再彙報……
但朱可夫卻沒有遲疑,他堅定的命令道:“是的,今晚!”
舒爾卡聽到命令後就在心裡暗讚了一聲,朱可夫不愧是朱可夫,他也知道中國兵法裡“實者虛之、虛者實之”的那一套。
德國人不是笨蛋,如果想讓他們上當的話最好有很好的理由並且努力做得隱秘些。
如果按扎哈卡維奇少校想的那樣在白天進行訓練,德軍很快就會發現其中的疑點:
俄國軍隊明明知道莫斯科城內有很多間諜,為什麼還在白天訓練暴露自己的坦克不足的缺陷?
坦克第四旅更多的是與德軍裝甲部隊打夜戰,為什麼會在白天訓練?
之前坦克第四旅一直隱秘自己的行蹤,此時為什麼會突然暴露自己?
……
所有的疑點結合起來,他們很容易得到答案:這是俄國人精心設下的騙局。
反之,如果蘇軍努力不讓間諜發現,甚至可以說做得越是隱秘德軍就越相信。
當然,也不能隱秘到德軍間諜得不到情報的情報的程度。
這一點朱可夫就做得很好。
他動用了工人獨立營負責坦克第四旅的警戒。
動用工人獨立營並不是說他們軍事素質好,而是相對於民防師甚至軍隊來說他們的成分特別的單純。
民防師,那是從工人之外的百姓組織起來的,而且人數眾多,德軍間諜很容易混在其中。
軍隊,看起來可以放心,但因為在戰鬥中被俘、被策反的原因,軍隊中其實混雜著許多間諜,而且這些間諜還很難分辯。更尷尬的還是他們甚至不敢分辯……
不敢分辯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這些間諜本身就是軍官手裡有權力。另一方面則是政工人員對部隊過度的審查帶來的後遺症……戰時進行內部審查會影響士氣甚至兵變。
反倒是工人,這些無產階級是一個個登記造冊的,每個人都詳細的記錄了出身以及工作經歷和表現,德軍間諜想混在其中的難度要遠大於其它部隊。
當然,這同時也會引起德軍間諜的注意:是什麼行動居然會要工人獨立營負責警戒。
要知道此時是莫斯科物資緊缺的時候,工人獨立營說是獨立營其實還在沒日沒夜的為蘇軍生產武器彈藥,只有休息時間才抽點時間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