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第四旅的駐地是由一個地下倉庫改造的。
這個地下倉庫的存在並不是為了能防空,而是為能夠更好的利用火車站附近的土地。
由於這裡之前是用於儲存物資的,所以很少考慮人生活在其中是否舒適的問題,於是寒冷、渾濁的空氣、不方便的生活設施等都讓戰士們有些苦不堪言。
唯一能讓戰士們感到欣慰的,就是在通風口附近有個焚燒爐,據說那是之前用來處理變質或是損壞的貨物的。
其它人都沒有發現這個焚燒爐的好處,除了老兵。
他第一時間就向普卡雷夫建議搶佔焚燒爐附近的位置作為三連的駐地……這些事一向都是普卡雷夫安排。
普卡雷夫同意了這個建議,於是三連就在焚燒爐旁搭打地鋪。
然後它的作用很快就體現出來,老兵從角落裡撿來了一堆堆的包裝箱,在焚燒爐裡升起火,很快就成為倉庫裡唯一的一個取暖的地方。
其它人也想升火,但很快就被營長喝令把火熄滅了……沒有煙囪,燃燒後的煙霧會沉積在地下室裡無法消散,於是他們只能將羨慕的目光投向三連。
對舒爾卡來說,這或許是個最舒適的宿營點。
做為三連連長,舒爾卡被安排在了距離火爐最近的區域,在這裡舒爾卡能將潮溼的裹腳布和靴子烘乾……這一點是最重要的,舒爾卡不知道多久沒有穿過乾燥的靴子了,它不僅讓人很不舒服,天氣一冷還經常凍得腳部失去知覺。
“碰到困難了是嗎?”指導員坐在了舒爾卡身旁。
“是的!”舒爾卡回答:“他們正在為我們抽調T26和KV1坦克,用它們來補充坦克第四旅!”
指導員擔憂的點了點頭:“這樣一來,坦克第四旅很可能就不再是坦克第四旅了!”
舒爾卡更擔心的還不是這個。
如果僅僅只是裝備上的差距的話,說實話還不是那麼明顯。畢竟圖拉距離莫斯科不過一百多公里,而且還有一段距離可以用火車機動,所以KV1、T26與T34的機動差距並不是那麼明顯。
至於火力和防護上,KV1和T26也勉強能與蘇軍作戰。
更重要的問題是這些不同型號的坦克與T34之間的協同和指揮的問題……指揮員必須詳細瞭解每款坦克的效能、速度,甚至火力和防護,知道什麼時候什麼地方該讓T34上,T26應該擺在哪個位置等等。
相比起來,如果清一色的都是T34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了……反正都是T34,都擁有出色的火力、速度和防護,擺在哪都一樣。
另一方面,是這些坦克普遍缺乏通訊裝置,即便有坦克電話在夜間也很難進行統一指揮。就像之前所說的,坦克電話更多的是步坦協同。
所以,這對指揮員絕對是一個考驗。
如果是卡圖科夫指揮的話,舒爾卡相信他有這個能力指揮協調。
但現在卻是扎哈卡維奇少校指揮,就為這場戰鬥憑添許多變數了。
“如果是這樣,我們至少應該組織幾次訓練!”指導員說。
指導員雖然軍事素質不強,但是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在部隊裡呆久了基本的軍事知識還是有的。
“我們沒有多少時間!”舒爾卡回答:“同時因為保密的原因,我們也無法進行訓練!”
坦克第四旅身處的地下倉庫,與排雷坦克之間的訓練都要分批進行,將T26、KV1等開進來一起訓練基本不可能也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