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在想什麼!”斯帕金揚了揚手中的波波莎,用一副瞭然的表情笑著:“你或許以為,我們只需要把衝鋒槍的子彈換成步槍的子彈……然後我們就可以既對付遠處敵人又可以把子彈打得‘嘩嘩’響用於近戰了!不,舒爾卡同志,那是機槍,你不能抱著機槍與敵人近戰!”
斯帕金是對的,的確不能抱著機槍與敵人近戰,其後座力使得它無法像衝鋒槍一樣端著射擊,還能一邊往前衝一邊端起槍隨時射擊。
不過舒爾卡要說的也不是這個。
“不,斯帕金同志!”舒爾卡隨手取出一發子彈拿在手上,說道:“我的意思是,該是研發新型子彈的時候了!”
斯帕金不由大感意外:“研發新型子彈?”
“是的,斯帕金同志!”舒爾卡說:“輕武器的彈藥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步槍彈一種手槍彈。前者用於步槍和機槍,後者用於手槍和衝鋒槍。
步槍彈用於機槍沒問題,它可以為部隊提供遠端火力,但用於普通士兵則一直存在威力過剩的問題!”
“威力過剩?”斯帕金疑惑的望向舒爾卡。
這又是一個實戰方面的問題,也難怪斯帕金不知道。
“是的,威力過剩!”舒爾卡說:“確切的說這是一戰的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敵我雙方打的更多的是嶄壕戰,彼此距離較遠,而且互相都躲在戰壕裡瞄準目標,於是就要求射程遠、威力大的步槍!”
“這難道不是好事嗎?”斯帕金不解的問。
“當然是好事!”舒爾卡回答:“但這造成的後果,就是步槍彈無法像衝鋒槍一樣連發!”
斯帕金“哦”了一聲:“你的意思是說,我們應該在步槍彈與手槍彈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它即可以擁有較遠的射程,後座力又在單兵連發承受的範圍之內!”
“是的!”舒爾卡點了點頭,與聰明人對話就是更輕鬆。
這就是中間威力彈,也就是突擊步槍使用的子彈。
相比起研發突擊步槍來說,子彈才是更重要的。
有句話叫“看槍先看彈”,也就是想知道一把槍是不是好槍,效能怎麼樣,首先要看的是子彈而不是槍,子彈就決定了很多東西,比如威力、射速等等,槍實際上是擊發子彈的一種工具,如果不是存在某種重大缺陷,其效能相當程度是由子彈決定的。
而如果不研發中間威力彈試圖在現有的兩種子彈的基礎上研發突擊步槍的話,那基本是不可能也沒有實際意義……使用步槍彈就變成了後座力的機槍,使用手槍彈就變成了威力不足、射程不遠的衝鋒槍。
蘇聯在這方面的思想比較滯後,他們一直等到德國人將突擊步槍也就是STG44用於戰場並被蘇軍繳獲的時候,才猛然發現應該開始研發“中間威力彈”。
因此AK47才沒能趕上二戰,它研發出來時二戰已經結束將近兩年了。
這個問題要往深處挖,還牽涉到一戰、二戰的戰術問題:
一戰時沒有坦克,確切的說是直到一戰末期才出現坦克,不過基本沒有步坦協同也沒有成規模的用於戰場上。
這時步兵之間的作戰除了之前所說的躲在戰壕裡互相射擊之外就是沒有掩護的叢集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