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羅科索夫斯基少將回電時,阿努夫裡耶維奇少將才明白是錯怪集團軍司令了。
“進攻特維爾就是突圍!”羅科索夫斯基少將在電報裡解釋道:“坦克第四旅正從克林向特維爾推進,估計兩小時後到達,你們同時進攻,兩面夾擊佔領特維爾之後,你們就突圍成功了!”
“克林……他們居然從克林方向進攻?”阿努夫裡耶維奇少將不由愣住了。
在前線指揮坦克部隊作戰的卡圖科夫上校聽到這個訊息不由笑了起來,原本緊繃的臉龐漸漸放鬆了下來。
“政委同志!”卡圖科夫上校揚了揚手中的電話,對不遠處的福明政委說道:“知道嗎?是舒爾卡!‘突圍英雄’來救我們突圍了!”
指揮部裡霎時就傳來一陣歡呼聲,他們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作戰計劃,更不知道援軍打到哪了形勢怎麼樣,似乎只要聽到“突圍英雄”的名字就相信自己有救了。
還在沿著鐵路前進的舒爾卡當然沒想到自己會有這樣的人氣,甚至只需要亮出名字就能使部隊士氣大漲。
他和部下正搭乘著汽車向特維爾方向挺進。
德軍防線被突破後相當長的一段距離都沒有的德軍,有時即便有德軍防守那也是臨時組織起來的。
舒爾卡甚至相信這些德軍是自發組織的,因為他們甚至沒有電臺……沒有電臺就意味著無法與上級聯絡,上級當然也無法對他們下達命令。
他們是分散在沿途村莊裡的後勤部隊以及黨衛軍特別行動隊。
就像之前所說的,黨衛軍特別行動隊是緊隨國防軍前進負責維持秩序搜捕游擊隊等任務的……因為針對的對像是游擊隊,所以他們必須得分散。
但也正因為這一點,所以他們大多隻有輕裝備。
游擊隊當然不可能會有坦克。
如果說有什麼重灌備的話,那就是迫擊炮。
真正能對蘇軍構成威脅的就是被蘇軍稱為“降落傘”的反坦克手榴彈……這種投擲後尾部會開啟一個小傘的手榴彈能炸穿150MM的裝甲,對付T34當然不在話下。
德國人會藏身在鐵路旁的高處排成一排,每人手裡準備一枚這樣的手榴彈,等下方有坦克經過時就一齊將手榴彈丟擲。
蘇軍有兩輛T34就是這樣被炸燬的。
應該說這些德國士兵勇氣可嘉,因為他們這種做法幾乎可以說是自殺式行動。
蘇軍很快就用機槍對準他們的藏身地一陣掃射,然後分成幾隊包抄上去將他們全部打死在叢林裡。
從這個角度來說,德軍士兵與蘇軍也有相似之處,他們同樣也有不顧自身安危與敵人拼命的戰例,而且還不在少數。
只不過有些人更願意把這些戰例渲染為英勇,而蘇軍類似的戰例則被說成是瘋狂以及對生命的不尊重。
舒爾卡知道這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因為都是為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