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德軍,他們在此之前的戰鬥中一直沒有防範蘇軍坦克……
這主要是由坦克第四旅在佔領克林之後很快就撤出,內務部第251師上來後幾乎沒有坦克決定的。
另一方面,則是德軍有坦克而且主攻,於是德軍防線上就沒有太多的坦克障礙,否則這些障礙同樣也會阻擋自己的坦克進攻。
因此沒有反坦克壕,沒有反坦克地雷,只有少數幾門反坦克炮和十幾輛被德軍緊急拉上來應戰的“三號”坦克。
但這些反坦克炮和“三號”坦克幾乎可以被T34忽略……它們無法對蘇軍T34構成太大的威脅。
於是,德軍一輛輛坦克被T34摧毀,第333步兵團的戰士就朝德軍防線打去一發發迫炮炮彈……這些迫擊炮炮就是蘇軍的鐵鍬式37MM迫擊炮,它們在夜戰中甚至比射程更遠的迫擊炮更好用,原因是大口徑遠射程迫擊炮需要炮兵觀察員引導,這其中還需要通訊裝置,而37MM迫擊炮就可以直接在前線看到哪就炸哪。
這時跟在身後的內務部軍隊就按捺不住了,一名軍官大喊一聲:“同志們,為了祖國為了莫斯科,衝啊!”
“衝啊!”
……
第251師計程車兵大喊著越過坦克衝了上去。
這時衝鋒依舊為時過早,如果德軍開始炮火覆蓋那就另當別論。
不過當然,在這夜晚尤其是雙方已經炮來炮往的情況下用炮火覆蓋也是十分困難的,原因是炮兵觀察員很難判斷距離甚至無法完成試射並引導,因為他不知道哪發炮彈是自己炮兵打的。
更重要的還是,此時敵我之間距離很近,坦克已推進到了一百多米的距離,用炮火覆蓋的話一不小心就會將炮彈炸到己方陣地。
所以,擁有T34坦克的蘇軍不需要這麼急,他們可以鎮定的將蘇軍機槍陣地、迫炮陣地一個個敲掉然後再繼續推進或是衝鋒。
但第251師的部隊不是由坦克第四旅指揮的,舒爾卡怎麼叫也叫不住,於是也只能任由他們往前衝鋒了。
其實這一衝鋒反而還打亂了整個節奏,原本還在尋找目標的坦克不得不停止射擊……炮彈炸開毫無疑問的會誤傷自己人。
坦克機槍也停了下來。
第251師計程車兵沒有步坦克協同的訓練,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要為坦克機槍讓開射界,一隊又一隊計程車兵用自己的後背擋住了機槍射孔。
從這方面來說,從一開始就不應該讓第251師協同。
接著,毫無意外的是,第251師的衝鋒再次被德軍復活的火力壓了下來。
舒爾卡不知道的是,這其實是切爾內採夫上校的自尊心在作祟。
切爾內採夫上校是第251師801團的團長,也就是協助坦克一營進攻的內務部部隊指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