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什麼不撤退?”舒爾卡問:“他們難道還沒意識到這次反攻是錯誤的嗎?”
指導員攤了攤手,回答道:“至少目前為止還沒有,我們一直都在獲得勝利!”
這話一下就把舒爾卡給噎住了。
指導員說的的確是,第16集團軍收復了沃洛科拉姆斯克打到了特維爾,接著又在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區狠狠的教訓了德軍……這一連串都是勝利。
換句話說,卡圖科夫冒著違抗命令的風險在沃洛科拉姆斯克佈下伏兵進爾打敗了德軍,這功勞轉眼就成了最高統帥部的了。
“至少,他們也應該知道這種做法很危險!”舒爾卡說:“兵力用於反攻之後我們已經沒有預備隊,而敵人卻不會輕易放鬆對沃洛科拉姆斯克的進攻!”
“當然!”指導員回答:“可你們已經守住了,而且他們相信你們還能繼續守住!”
這是個諷刺,換句話說,就是舒爾卡等人必須失敗才能讓他們明白問題有多嚴重。
果然,舒爾卡和指導員的討論還沒結束,德軍就發起了進攻。
舒爾卡等人雖然身處二線,但前方炮彈的轟鳴以及戰機的呼嘯和俯衝轟炸卻就在眼前,甚至時不時還有幾駕戰機俯衝下來衝著他們實施掃射。
關於繼續進攻方向,德軍內部其實也有分歧。
第四集團軍司令克魯格認為應該繞過沃洛科拉姆斯克,這是德軍最常用的戰術……碰到硬釘子時就繞過並從後方包圍,而蘇軍則往往因為機動性不足或是不夠靈活一次又一次被包圍。
但這一回馮.博克卻否定了這種做法。
“我們無法繞過去!”馮.博克在電話裡對克魯格說:“因為我們的主要敵人是坦克第四旅,是那些T34……就算我們成功的繞過去,但最終還是會與這支部隊面對面。所以,我們只有前進!”
從這角度來說馮.博克還是對的。
雖然蘇軍最高統帥部的反攻戰略是錯的,但如果有一天德軍在某處突破了蘇軍的第二道防線劍指莫斯科,那麼蘇最高統帥部也不會傻到依舊讓坦克第四旅坐鎮沃洛科拉姆斯克並堅持進攻特維爾。
他們會用一切辦法比如火車或坦克自身的機動性補上被德軍突破的缺口。
所以,總有一天德軍要面對坦克第四旅那批強悍的T34坦克。
也就是說,德軍繞過沃洛科拉姆斯克沒有多大意義,那隻不過是浪費寶貴的汽油換個地方與坦克第四旅展開決戰而已。
在與克魯格對話時,馮.博克還十分嚴肅的說道:“我們都以為俄國人的最後的屏障是莫扎伊斯基防線,以為我們最大的困難是泥濘和寒冷……我不這麼認為,最後的屏障以及最大的困難是坦克第四旅,只要解決掉這支部隊,我們通往莫斯科的道路就暢通無阻了!”
“可是我們該怎麼對付那些T34?”克魯格反問:“我們的坦克和反坦克炮根本就無法擊穿他們!”
“那就是你需要考慮的問題了!”馮.博克說完就結束通話了電話。
這並不是馮.博克在逃避問題,而是他認為這樣的戰術問題就該由他們來考慮。
於是德軍第2裝甲師殘部,以及隨後趕到的第5裝甲師、第35步兵師對蘇316師防線發起猛烈的進攻。
舒爾卡認真觀察了下德軍的戰機,發現他們除了俯衝掃射和轟炸之外,更多的時候是在天空中盤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