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爾卡帶著部下在陣地上構築工事。
坦克伏擊戰的勝利之後,沃洛科拉姆斯克肯定是沒法呆了,德軍顯然不會放過那些村莊的那些房屋……說是報仇也好,說是避免再次被俄軍利用也好。
所以,坦克第四旅第一時間就撤出了沃洛科拉姆斯克以西地區。
而德軍炮火和轟炸機果然就出現在它的上空將民房一幢幢的炸燬。
德軍“斯圖卡”轟炸機使用一種戰術,他們會幾架通常是六架轟炸機聯合在一起組成一支小隊,然後這支小隊在天空中繞著一個轟炸的目標盤旋,然後一架緊跟著一架對目標實施俯衝轟炸。
這有點像舒爾卡讓坦克及反坦克炮之間組成一隊以彈著點來修正彈道提高命中率。
所以,當德軍下定決心要炸燬某個目標時,它們通常很難倖免。
村莊裡的房屋也是如此,再加上德軍還投下汽油……此時德軍已很少往戰場上投汽油了,一方面是這樣轟炸效果並不是很好,另一方面則是德軍自己的汽油都不夠。
由此也可知德軍對於這次失敗或者也可以說對俄坦克第四旅的痛恨到什麼地步。
不久,村莊就到處都是濃煙和火焰,只不過坦克第四旅已不在那了。
此時指揮坦克第四旅的是坦克第四團團長扎哈卡維奇少校(卡圖科夫上校依舊在特維爾)。
這一點是沒有疑問的,或許相對比之下加夫裡洛夫少校更有戰鬥經驗和指揮經驗,但畢竟坦克第四旅是一支以坦克為主的坦克部隊,在這方面扎哈卡維奇少校顯然更勝一籌。
不過卡圖科夫上校命令:“要充分聽取加夫裡洛夫少校的意見!”
其實這話還隱藏著另一個意思“充分聽取舒爾卡同志的意見”。
因為誰都知道加夫裡洛夫少校能“充分聽取舒爾卡的意見”。
比如現在,坦克第四旅就沒有佈置在前線,而是退回防線然後隱藏起來。
它們繼續採用“機動防禦”的策略,只不過“機動防禦”縮小了範圍,僅侷限於沃洛科拉姆斯克一帶的防線。
這看起來似乎是個很正常的戰術轉移,但在蘇軍部隊裡實施起來卻不容易。
原因是它看起來像是“逃跑”,甚至嚴格來說還違反了270號命令。
因此扎哈卡維奇少校還猶豫了下。
結果是加夫裡洛夫少校十分堅決的提出建議:“我們應該立刻撤退,有什麼問題由我承擔!”
福明政委也做出了相似的保證,於是扎哈卡維奇少校才敢將部隊撤至二線。
所以,第270號命令雖有積極作用,也就是讓一些原本打算抱著僥倖心理逃跑計程車兵打消這個念頭,但同時也會有些負面影響。
比如會影響指揮官的指揮靈活運用戰術,再比如會迫使一部人乾脆投降德軍。
甚至可以說一部份蘇軍官兵會成為德軍間諜都與第270號命令有間接關係……被俘就被定性為叛徒,放回去後只要德軍隨便揭露一點資訊他們就是死路一條,所以他們只能甘為德軍所用,甚至希望最後德軍能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