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這能成倍的提高轉向速度,但也需要駕駛員和炮手幾乎完美的協同……否則,無論是駕駛員還是炮手多轉一點少轉一點都無法準確的指向目標。
這需要平時大量的訓練以及快速的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
遺憾的是,他們最終還是沒能在T34開炮前及時轉到發射位置,於是它的命運就只有成為一堆廢鐵癱在原地。
因為距離很近,舒爾卡等人甚至清楚的聽到穿甲彈擊穿坦克裝甲時發出的一聲脆響,“四號”坦克就像是打了人寒顫似的一震然後就再也不動了。
T34繼續前行,一個彈洞就出現在舒爾卡面前,彈洞周圍的鋼鐵向內凹陷,裡頭冒出幾縷青煙,不知道是炮彈的鐵量還是炮彈與裝甲猛烈碰撞產生的。
不過此時的舒爾卡當然也不會考慮這些,他大喊一聲“手榴彈”……一枚枚帶著青煙的手榴彈就翻滾著越過坦克車身直奔德軍跟隨步兵。
德軍步兵原本還嚴陣以待,但在手榴彈拋落在他們身旁時馬上就亂了陣腳。
這也是手榴彈的作用之一,因為他的延遲性,所以每個人都知道這玩意在身邊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只要不笨,誰都不會想著射擊而是如何躲避,於是就達到了壓制的目的。
隨著“轟轟”的一陣爆響,德軍士兵被炸得東倒西歪,舒爾卡等人就以德軍坦克殘骸為掩護朝四散奔逃的德軍射擊。
一個個德軍士兵被打倒在地。
雖然他們個個訓練有素而且經驗豐富,但在一連串的突變之下根本就來不及有任何的反應就已經倒在了血泊中。
而239號坦克,則已一個神一般的走位從坦克殘骸前方繞了一圈然後又加足了馬力朝另一輛“三號”坦克衝去。
之所以說它是“神一般的走位”,是因為這輛德軍“三號”坦克正將炮坦克轉向右側,而239號坦克卻以坦克殘骸為掩護繞了一個圈出現在了左側。
“三號”坦克趕忙將炮口調整回頭……但已經來不及了,239號坦克已經重新裝填完畢,接著“轟”的一聲,在擊毀數上又增加了一個數字。
在戰鬥其間蘇軍還丟擲了煙霧彈。
這不僅是為了進一步降低能見度使德空軍失去目標,更因為蘇軍坦克塗成了白色,在煙霧彈的白色煙霧中更容易掩藏,而德軍坦克上的黑色十字卻十分明顯……事實上,它簡直就是標出的一個靶心。
對於德軍坦克來說,更糟的還是在此之前他們根本就沒想過會碰到敵人坦克,他們以為自己的對手還會是步兵,就像他們突破的防線一樣。
其區別就在於,絕大多數德軍坦克的炮膛裡裝的都是針對步兵的榴彈而不是穿甲彈。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