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爾上校說的沒錯,白布和白色坦克可以說是融為一體……這一點或許從地面上看並沒有這麼明顯,這是因為地面的白布與坦克有高度差,一眼就能識別出更高的坦克。
但如果是在高速飛行的戰鬥機或是轟炸機上往下看,那就是雪白的一片,想要將坦克從白布中識別出來就不是容易的事了。
於是,儘管德軍空中力量已經被調過來增援,但那些戰鬥機和轟炸機大多隻能在空中盤旋卻無從下手……他們幾乎只看到己方坦克,而且是看著它們一輛接著一輛的被摧毀。
舒爾卡也帶著部下跟著坦克一起衝了出去。
幾乎在坦克衝出房屋的那一刻勝負已經成為定局了。
坦克戰這東西除了防護和火力之外先機也很重要,原因是一個坦克師總共才只有一百多輛坦克,在丟失先機的情況下往往眨眼間就損失大半,然後就無法再翻盤了。
所以,別看坦克高大威猛又是大炮、機槍又是厚厚裝甲的,其實在戰場上也很脆弱,對於敵人坦克來說其實就是一發穿甲彈的問題。
此時的戰鬥就是這種情況。
德軍第2裝甲師的坦克比坦克第四旅多得多……第2裝甲師做為德軍老牌裝甲部隊擁有152輛坦克,而蘇軍坦克第四旅只有63輛。
這倒不是因為戰損,事實上坦克第四旅的確有戰損,比如之前的克林戰役,還有進攻沃洛科拉姆斯克的戰鬥,T34因為故障等原因損失的坦克有二十幾輛。
不過這些戰損很快就補充上了……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生產的T34優先補充坦克第四旅。
此時的坦克第四旅只有63輛坦克的原因,是他們必須得用一部份真坦克瞞天過海……一共有二十輛坦克帶領著假坦克開往特維爾,然後這二十輛坦克還被投入到進攻特維爾的戰鬥中,這才算是把這套戲做完整了。
也就是說,在沃洛科拉姆斯克方向上,蘇軍坦克數量還不及德軍坦克的一半。
同時在近距離上T34的防護和火力其實都沒差……就像之前所說的,幾十米、十幾米甚至只有幾米的距離,誰都能擊穿誰,甚至就連“四號”的短管炮都能擊穿T34,於是就不存在防護及火力優勢。
這場仗打的就是先機。
239號坦克,舒爾卡清楚的記得它的車長費多西耶夫昨晚還將兩天的伏特加配給一次喝完,然後倒在地上被子都沒蓋就流著口水進入夢鄉……舒爾卡這時才明白為什麼現代俄羅斯會有那麼多人凍死街頭。
在戰鬥打響的那一刻舒爾卡還以為這下完蛋了,費多西耶夫根本就沒做好準備。
但沒想到坦克打起來還十分靈活。
它從門窗處闖出去後根本就沒停……大多數T34坦克都習慣於停下等車身穩定後再開炮,但這在近距離作戰中其實沒很大必要。
同時,坦克一直在機動也能使自己不是那麼容易成為敵人的目標。
只見239號坦克一邊前進一邊“轟”的一聲就將面前一輛正緊急將炮塔轉向它的“四號”坦克擊穿。
這輛“四號”坦克的德軍坦克兵素質十分過硬,因為它的緊急轉向是依靠車身和炮塔的同時動作,也就是駕駛員與炮手同時朝目標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