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羅德少將第一時間就意識到自己上當了,他的裝甲師掉進了敵人精心設下的埋伏,而且還是他們闖不破的埋伏。
不過施羅德少將依舊沒有下令撤退。
施羅德少將很清楚俄國人這款被命名為T34的坦克……它在火力和防禦上對德軍坦克有很大的優勢,德軍坦克必須逼100米才能對其構成威脅。
做為一名帝國軍人,一名裝甲師師長,一名銀橡葉鐵十字勳章的獲得者,施羅德少將擁有指揮者應有的冷靜的智慧。
他知道,在這時如果命令部隊撤退的話,那麼只會使德軍的坦克永遠在敵人T34坦克的射程之外,於是第79裝甲師將會就此崩潰繼爾被殲滅。
於是,施羅德少將強忍著下令“撤退”的衝動,咬了咬牙在步話機裡下令道:“士兵們,這是敵人最後一道防線,也是最後一道屏障,只要突破它……莫斯科就是我們的了!跟著我,全速前進!”
“全速前進!”
……
命令被一聲聲的傳達了下去,德軍坦克的馬達“隆隆”的響了起來,一輛輛坦克在有如濃霧般的尾氣中朝蘇軍防線駛去,然後越來越快,越來越快……
蘇軍坦克當然就採取守勢。
事實上也不能說是守勢。
就像之前所說的,這時期的坦克在行進射擊基本沒有命中的可能,同時T34坦克對德軍坦克又擁有遠端優勢,所以就算是傻瓜都知道現在是T34射擊的時候,最好能在德軍坦克衝到100米危險線之前將德軍擋住,這樣蘇軍坦克就能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戰果。
於是,隨著卡圖科夫一聲令下,一輛輛T34就朝德軍坦克打出一發發炮彈。
衝在前頭的幾輛德式坦克就像是撞到一堵無形的牆似的速度驟然放緩,然後在慣性中往前行駛了一段距離最終停了下來。
其中有一輛坦克或許是內部彈藥被引爆發生劇烈的爆炸,瞬間坦克就被炸得炮塔與底盤分離,紅色的火焰就像是燃燒的火爐似的從坦克車身的每一個空隙裡噴吐出來,將落在它周圍的雨雪瞬間就烤在一道水蒸汽。
不過這並沒有嚇住德軍前進的腳步,他們的坦克繞過這些殘骸繼續往前往前推進,士兵則在其後努力跟上坦克的速度……
五百米。
德軍坦克一邊前進一邊往蘇軍方向開火,坦克和機槍都是。
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只不過是起著威攝作用……正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在行進中開火炮管也會隨著坦克車身的顛箥而上下襬動,即便炮手努力瞄準了目標,但在炮彈射出炮管的一霎那還是會偏離彈道。
這偏離哪怕只是一點點,最終也會使炮彈嚴重偏離目標。
所以這種開火幾乎不起作用。
但德軍坦克又不得不這麼做,因為他們知道……這時即便他們停車開火併準確的命中目標也無濟於事,在這距離德軍坦克根本無法擊穿目標裝甲。
三百米。
德軍坦克一輛接著一輛被擊毀,各種坦克都有,初時主要是“四號”,因為它的越野速度最快總是跑在最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