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色還沒亮,德軍士兵就被一個個從帳蓬裡叫了出來……這段時間,德軍可以說是不間斷的在進攻、前進,再進攻、再前進。
所以昨晚進攻受阻從某方面來說還是士兵們所希望的,因為只有這時他們才能得到難得的休息時間。
戰爭有時是很諷刺,它似乎與普通士兵無關。
金錢、利益、權力等等,即便是打了勝仗他們也無法得到,但他們卻要以生命為代價參與在其中,而且還由不得自己。
就像現在這樣,在長期緊張的戰鬥之後,僅僅只是休息三個小時,他們就被叫了起來。
“很快就天亮了,我們必須在天亮前做好進攻準備!”
然後,坦克就“隆隆”的開動,一輛接著一輛的排著整齊的隊形在前方組成進攻線,士兵們則一隊隊的被分配在坦克後方。
各小隊的指揮官在坦克發動機的噪音中大聲對自己計程車兵做著最後的動員和警示:
“注意隱蔽自己,同時要保護好坦克……保護坦克就是保護你們自己,因為它們是你們的盾牌、你們的長矛!”
“注意觀察,如果發現反坦克炮,就用曳光彈為坦克指示位置,或者如果距離近的話,就用你們的迫擊炮把它壓制住!”
……
這其中有一個就意事項是所有小隊共有的:“注意狗,那些狗揹著炸藥,它們會往坦克底盤下鑽!”
他們當然不知道,這一回更要注意的不是敵人會鑽坦克底盤的狗,而是敵人的坦克,坦克!
天色漸漸亮了起來,與往常一樣依舊看不到太陽,因為它已經被雨水和雲層擋住了。
雨停了一會兒,依稀漂下一點小雪花……或者也可以說雨根本就沒有停,它們只不過在寒冷的空中變在雪飄下來而已。
這些雪花沒能在地面形成什麼,剛剛落到地面就化成了水然後消失在泥土裡。
不久,雪花消失了,又重新變成了淅淅瀝瀝的雨水。
這也給了施羅德少將催促德軍加快速度前進找到了一個藉口。
“看到了嗎?”施羅德少將飄著星點雪花的天空看了看,然後對副官說道:“如果不加快速度的話,我們就要在冰天雪地裡挨凍了!告訴他們,在風雪來臨之前打下莫斯科,然後我們就可以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溫暖的火爐前渡過這個冬天!”
施羅德少將的話的確起到了作用,尤其是這其中用到了“溫暖的火爐”……這就是那些在雨水中挨餓受凍的德軍士兵們迫切需要的。
於是他們用實際行動來回應。
“出發!”隨著一聲令下,德軍就一隊隊的在坦克的掩護下往晨曦中推進。
沒有炮火準備,也沒有飛機轟炸。
這除了德軍補給困難之外,更重要的是爆炸產生的硝煙和水汽會滯留在地面許久無法消散,這必定會給德軍找到目標帶來困難……所謂的目標就是蘇軍的地雷犬。
不過即便是這樣也差不多,因為坦克的尾氣以及履帶掀起的泥水也足夠阻擋德步兵的視線。
所以只前進一會兒,德軍就決定改變陣形……坦克間距拉得更寬,步兵在坦克之間與坦克同步推進。
這種陣形很快就收到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