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措施正如卡圖科夫上校說的那樣馬上著手實施。
首先是士兵與工廠裡的工人進行隔離……原本坦克兵還要跟工人一起學習坦克生產工序以及基本維修的,現在全部結束,維修課程由部隊裡比較出色的坦克兵和工程兵繼續傳授。
其次就是訓練場地被隔離開。
原來的訓練因為沒什麼好保密的,所以工人可以較為自由的進出訓練場。
但是現在,整個外圍堆起了一道用沙袋壘起的牆,然後一個個哨兵荷槍實彈的站崗。
卡圖科夫甚至決定不將這個方法上報。
原因是……如果上報了,那麼最高統帥部肯定會將這個方法傳到其它部隊,其結果就是馬上擴散到德軍。
“但是……”加夫裡洛夫少校有些擔憂的問:“如果最高統帥部追究責任,我們該怎麼解釋呢?”
“這不過是士兵自發的做法!”卡圖科夫回答:“我們不知道它有這麼重要值得向最高統帥部報告!”
這當然不是真話,但似乎也說得通。
“但這可能會影響其它部隊的戰鬥力!”
“也許吧!”卡圖科夫回答:“不過他們的坦克大多都是在防線上防禦,他們基本用不到這種方法。反而是處於進攻狀態的德國人……不,我們不能讓他們知道!”
加夫裡洛夫少校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同時望了舒爾卡一眼,似乎是在說舒爾卡發明的這方法甚至都給莫斯科帶來了威脅。
舒爾卡只能無辜的攤了下手,他當時並沒有想到會有這種副作用。
不過這些保密措施其實沒很大必要。
首先是因為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生產坦克的單位就有實行嚴格的保密制度,而且這些制度還是很成功的。因為德軍在此之前一直都不知道蘇軍有T34這種坦克,直到在戰場上碰到。
其次,就是坦克第四旅的訓練沒能持續一週也就是七到。
在第五天下午,當舒爾卡等人還在講解並進一步熟悉使用自救木的時候,就響起了集合的哨聲。
不等舒爾卡問,指導員就面色死灰的走到舒爾卡身邊,說道:“敵人包圍了維亞濟馬!”
指導員不需要參加部隊訓練,這幾天他一直處理部隊編入坦克第四旅的稽核工作。
“多少人被包圍?”舒爾卡問。
“67萬!”指導員回答:“甚至更多!”
那是蘇軍第19、20、24和32集團軍。
這似乎不可避免,因為就像之前所說的,蘇軍缺乏快速機動部隊進行有靈活的機動防禦。那麼,只要敵人集中優勢兵力從防線上開啟兩個缺口並往縱深突進……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一個包圍圈。
可是67萬,那已經超過守衛莫斯科一半的兵力,也就是說敵人已經開啟了通往莫斯科的大門而莫斯科卻幾乎不設防。
因此,坦克第四旅的訓練當然就此結束了,否則就真像卡圖科夫上校說的那樣……訓練還沒完成莫斯科都被攻破了。
坦克第四旅緊急集合然後開往火車站。
行程是如此匆忙以至於除了坦克之外的重灌備都來不及攜帶……汽車、火炮、反坦克炮等都丟在斯大林格勒,坦克是必須的,它如果不帶也就是沒有坦克第四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