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們有鐵鍬動起來!”在小偷和演員抬來一根圓木時,教官就叫了起來:“別打算偷懶,該是幹活的時候了……把那根爛木頭丟掉,你們打算用它把坦克撐出爛泥地嗎?”
教官是名工兵,有經驗的工兵,據說在部隊服役五年時間,參加過蘇芬戰爭。
蘇芬戰爭期間也有過類似的後勤經歷,不同的是那時坦克面對的一片白雪。
小偷和演員不由將目光投向舒爾卡。
“報告教官!”舒爾卡叫道:“我們的確打算這麼做!”
“你說什麼?”教官有些不相信自己聽到的:“你是說你打算用這根爛木頭把坦克弄出來?”
“是的,教官同志!”
“好吧!”教官揮了下手,用嘲諷的語氣說道:“那就讓我們來看看,我們偉大的‘突圍英雄’,是怎麼用那根爛木頭把坦克弄出來的!”
說著教官就自顧自的在旁邊捲起馬合煙,然後與幾名工兵教官聚在一塊說著什麼,時不時的還發出一陣笑聲,似乎是在說著舒爾卡自以為是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從常理來說事情的確如此,一根圓木在這種情況下的確很難操作,因為你無法將圓木塞進履帶下,沒有人有那麼大的力氣……如果能塞進去的話,還不如直接把坦克抬出去更快。
但如果有鋼絲繩套的話就不一樣了。
舒爾卡讓小偷將圓木橫在坦克的履帶前,坦克寬3米,而圓木長3.3,所以兩端各長出來一部份。
鋼絲繩套就套在圓木兩端,另一端卡在履帶板凸齒孔內,然後讓駕駛員掛一檔慢速啟動……雖然這時因為陷在泥坑裡履帶依舊是空轉,但卡在履帶上的鋼絲繩卻會帶著圓木往履帶下走,接著圓木就被捲進了下陷地完美的填在了裡頭。
這其實就是利用坦克捲進圓木填坑,如果一根不行那就來兩根。
接著停車,解下鋼絲繩,然後“隆”的一聲,坦克就從泥坑中掙脫了出來往前駛。
戰士們一片歡呼,就像打了勝仗似的,在旁邊準備看熱鬧的工兵教官們甚至連一根都沒抽完,愣愣的望著那輛脫困的坦克不敢相信。
卡拉什尼科夫興奮得像個小孩子似的擁抱著舒爾卡。
“太棒了,少尉!”卡拉什尼科夫說:“既簡單又實用,要準備的東西甚至只是一根圓木和兩根鋼絲繩套!”
這件事很快就驚動了卡圖科夫。
卡圖科夫也是個坦克兵,他當然知道坦克在泥路中脫困的重要性,於是二話不說馬上放下手裡的事情帶著參謀趕到了現場。
“舒爾卡同志!”卡圖科夫饒有興趣的問著舒爾卡:“聽說你又有了不起的發明?”
“其實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發明,上校同志!”舒爾卡回答:“我只不過找到一個更好的完成任務的方法而已!”
這其實並不能說是舒爾卡找到的……如果不是因為他掌握的現代知識,舒爾卡相信他想不到這個辦法。
卡圖科夫上校點了點頭,問:“那麼,你可以演示一遍嗎?”
說著卡圖科夫上校就朝另一輛被困在泥地中的T34揚了揚頭。
“是,上校同志!”舒爾卡應了聲,然後按照之前的操作又做了一遍,很快又一次成功的將坦克救出。
卡圖科夫上校點了點頭,收起手中用於計時的表,說道:“了不起,舒爾卡,只用了七分鐘,而且我相信它可以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