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對得!”老兵說:“否則,我們等會只怕又要把這些食物都吐出來了!”
卡拉什尼科夫笑了起來:“那可是泥漿,同志們,最好的辦法就是修一條排水好、路況好的公路!”
舒爾卡也沒好氣的應了地聲:“為什麼你們就不想想辦法……”
話還沒說完舒爾卡就愣住了,然後自言自語的罵了聲:“我怎麼把它忘了,幾天的訓練算是白乾了!”
“什麼?”卡拉什尼科夫和戰士們看著這樣子不由個個好奇的望向舒爾卡。
原本還狼吞虎嚥的演員停下手中的動作,問:“連長同志,有辦法了?”
那小心翼翼的樣子似乎生怕大聲點就把舒爾卡辦法給嚇跑了。
“是的,有辦法了!”舒爾卡把飯盒往地上一放,起身踩著泥漿走到T34前,看了看之後就對跟上來的戰士們說道:“不過我需要一些工具!”
“需要什麼工具?”卡拉什尼科夫回答:“我可以解決,我在這裡工作了半年,我可以去向西索伊同志借!”
卡拉什尼科夫所說的工作半年,就是來這指導生產他發明的記錄坦克機槍子彈發射數量裝置和坦克油耗計。
也就是說,他在這拖拉機廠確切的說在軍工科研領域有一定的人脈。
舒爾卡認為他比西索伊好多了。
或許西索伊專業知識比卡拉什尼科夫豐富,比如什麼坦克的懸掛、發動機這些高科技的玩意……對於這些像西索伊這樣科學家絕對是專業。
問題在於西索伊對戰場的需求瞭解不足。
這其實也是各國科學家的通病,即便是到了現代也是如此。
卡拉什尼科夫就不一樣了,他本身是一名軍人,一名坦克兵,同時從小就喜歡發明設計,比如拆了鬧鐘做了自己的小玩具之類的,這使他能設計出很接地氣也就是軍隊真正需要的東西,比如已經投入生產的兩樣東西,他以後還會設計出一款坦克履帶。
從這方面來說,舒爾卡認為把這種人派上戰場簡直就是浪費,萬一要是在戰場上有個三長兩短……
這些都是後話,此時舒爾卡要求的工具其實很簡單。
“首先我需要一根圓木,質地堅硬,直徑大慨……300MM,長度3米3!”
“這交給我,連長同志!”小偷馬上就接嘴道:“車間後有一大堆這樣的圓木!”
說著叫上演員就離開了。
接著舒爾卡又將目光轉向卡拉什尼科夫,說:“另外我還需要兩個鋼絲繩套,一端能套住圓木,另一端可以卡進履帶的齒孔裡,明白我的意思嗎?”
卡拉什尼科夫很快就明白了舒爾卡的意思,他瞪大了眼睛望著舒爾卡,有些激動的說:“你是說,將圓木卡在履帶下?”
“是的!”舒爾卡點了點頭。
跟卡拉什尼科夫說話就是輕鬆,這要是西索伊……只怕半天也解釋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