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g,最快更新滿庭杜鵑紅最新章節!
郭氏進了窩棚,緊接著傳出一陣也不知到底是快樂還是痛苦哼哼唧唧之聲。
過後,便是一男一女淫聲浪語的對話。
“哼,老實交代,你到底勾搭過多少大姑娘?”
“冤枉啊,一個都沒有,我就是隨口說的,寶貝別生氣。”
“以後給我老實點,少跟那些個醜八怪眉來眼去的,人家的身子為了你可是連自己屋裡的男人都沒讓碰了。”
“好,好,我什麼都聽你的,我屋裡的那個黃臉婆不也沒沾身了嘛。”
……(此處作者省略兩千字)
郭氏挑著一擔紅薯藤回到家,柳清妍正坐在灶房門口的小板凳擇菜,心想這死婆娘去割個紅薯藤的工夫,都夠別的婦人生娃兒了。
抬頭深深盯了郭氏一眼,用不溫不火的語調譏諷道:“三嬸,我以為是地裡的紅薯藤太長,絆得你摔斷了腿呢,正想過去瞧一瞧的,原來你沒事啊。這中元節才拜祭過祖宗,想來是列祖列宗在天上瞧著,保佑咱家的。”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此話像一擊重錘敲在郭氏的胸口上,震得她的心肝彷彿要跳出來,心下懷疑這個賠錢貨是不是發現了她與人苟且的事。
“妍丫頭,你怎麼能咒三嬸我摔斷腿呢,我不過是在割紅薯藤的時候肚子疼的厲害,去拉了泡屎,才耽誤了些功夫而已。”
郭氏神色有些不自然,努力維持著鎮定。
拉屎能拉這半天的功夫,肯定是便秘,菊花都裂開了吧!
柳清妍惡趣味地想道,然後仰起下巴,淡淡瞟了一眼郭氏,懶得再跟她打嘴炮,端起菜進灶房去了。
“短命鬼丫頭,遲早讓你知道我的厲害。”郭氏望著柳清妍的身影恨得咬牙,眼底似乎有一個幽深的黑洞,呼呼的冒著白色寒氣,道不盡的詭異森然。
又過了兩天,村裡陸續有人家收完了稻子。醃鴨蛋的那幾戶一忙完自家的事,就趕來幫柳家收稻子。
人多力量大,三十畝的水稻在七月底就全部收割,翻曬完畢。
留下一家人足夠吃到明年收成的口糧,餘下的都拉到鎮上去賣了。
謝老漢一家幫柳家賣完糧食後,才回的黃竹坳。
水稻收完又到了鹹鴨蛋的交貨期,柳老爺子和柳博裕按著那些學子們留下的住址,一家家的去送貨,等輪著送完貨,時間又過去了好幾天。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家人辛勤勞累了許久,成果也是喜人的。
送完鴨蛋跟那幾戶人家結了賬,除去成本,淨收入六十兩,再加上賣稻穀的錢,共進賬八十兩銀子,喜得柳老爺子整日樂呵呵,臉上的皺紋都舒展了不少。
柳清妍也樂呵呵的,整日顛巴顛巴地在田野裡轉悠。
稻子收上來後田裡已經乾涸,剩下齊整整的一截莊稼茬子杵著,正是掏黃鱔挖泥鰍的好時節。
紅燒鱔段、爆炒鱔片,盤龍鱔,山藥鱔魚湯,乾煸泥鰍、椒鹽泥鰍,泥鰍燒豆腐。古代的黃鱔泥鰍沒受過化肥農藥的汙染,也沒餵過避孕藥激素啥的,天然生長純綠色食品,那味道就一個字:美。
柳清妍慫恿上清芷,扛著鋤頭提著木桶下田挖黃鱔泥鰍。
清芷本就是個愛玩愛鬧的性子,如今有了這等好玩的事,樂得更不願在家呆了。
一日下來收穫頗豐。
弄回來的黃鱔泥鰍用清水養上兩日,便能做出美味可口且不用花錢的葷菜了,一致好評。
這兩樣東西村民們原來只會弄來炒辣椒吃,哪裡會想出這麼多樣的烹調方式,手藝更是沒得比,所以做出來的味道差強人意,少有人吃。如今經過現代的烹調手法烹製,味道提升了無數個檔次,讓人嘗過後便愛不釋口,再難相忘。
黃鱔愛在田埂上打洞,為稻田蓄水增加了不少的困難。柳博裕恰好這段時間得閒,便也加入了打擊消滅黃鱔的行動,天天領著閨女和侄女去自家的稻田翻挖,即給飯桌增添了美味又為明年稻田的蓄水工作做出貢獻,一舉兩得。
一轉眼便到了中秋佳節來臨之時,家家戶戶喜洋洋,開始預備過節的事物。
十四的這天上午,柳家嫁到城裡的二閨女派人送來了節禮。
柳老太有些不高興,哀聲嘆氣地說閨女嫁了人就把娘忘了,每年除了正月初二來一趟,平時瞧也不來瞧一眼。
感嘆完了,想起還有個孤孤單單比她可憐百倍的石老太,便將閨女送來的節禮撿出一些來並自家的雞蛋裝了一籃子,喊柳清妍給石老太這個老姐妹送去。
柳清妍也想起有些日子沒見石老太來串門了,便提著籃子往石家小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