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這種情況,歸根結底還是大腦的自我保護機制導致的。
人類一生中的記憶,絕大部分都會被遺忘,只有那些深刻的內容,才有可能被記錄下來。
李青葉啟用過祖先記憶,對此一清二楚。
他的祖先記憶之中,往往只有重要的內容,才會殘留下記憶。
而類似於今天吃了一碗飯,昨天喝多一杯水的事情,大機率是不會被記憶基因錄入的。
除非是哪一天因為沒有水喝,處於瀕臨死亡,記憶基因才會錄入這種資訊。
李青葉結合自己的情況,總結出一個規律,那就是越是威脅到生命安全的內容,越會被記憶基因錄入,而越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情,越不會被記錄下來。
人類看到蛇,為什麼普遍會感到不適?
就是因為在遠古時期,人類的祖先看到同伴被毒蛇咬死過,這種生死之間的大恐怖,會刺激倖存者的大腦細胞,讓這一記憶刻入基因之中。
而這種重點記憶和遺忘機制,讓李青葉精確錄入資訊的工作,進行得非常困難。
現代的知識體系非常龐大,同時也是環環相扣的,特別是科學領域的知識。
如果錄入的資訊不精確,還存在缺斤短兩的情況,那會導致啟用記憶基因之後,宿主無法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必須二次學習和查漏補缺。
而李青葉看著剛剛解碼出來的報告,錄入了10g資料,然而解碼出來的資訊,卻只有1.3g是準確的,剩下的都是一大堆亂碼和無效資料。
13%的精確度,這根本保證不了傳承。
精確度達不到99%之前,這個技術都沒有辦法投入應用。
畢竟文學作品、音樂之類,要是缺少一部分內容,還勉強可以使用。
可科學知識缺少1%,都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科學必須嚴謹和精確,這是硬性要求。
偏偏記憶基因的錄入,又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現在李青葉就被這個難題困擾著。
放下手上報告,他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綠茶。
苦澀的清香,讓他精神稍微冷靜了一些。
他放下茶杯,靠在椅子上,輕嘆起來:“記憶和基因這種東西,果然是最難搞的。”
桑吉巴達?來亞爾趕緊給他揉了揉肩膀。
其他助手則繼續埋頭工作,檢視各種實驗資料。
突然實驗室大門緩緩開啟,一個穿著灰白色防護服的中年人走進來,恭敬地向李青葉彙報道:
“董事長,盤古界的森林之中,出現了一點問題,這是調查報告。”
李青葉眉頭一挑,接過平板電腦,他翻看了幾頁,隨即臉上浮現出驚奇的表情:“看來,環境壓力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呀!”
“董事長,是否要人工干預?”中年人趕緊問道。
李青葉想了想:“干預?不,繼續觀察,只要沒有威脅到防護系統,就繼續讓其自然發展。”
“我明白了。”中年人點了點頭。
不過李青葉還是補充道:“你回去之後,讓安保科的人做一份針對性方案。”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