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倫斯博士和石峰博士就是這個專案的核心研究員,倆人帶著一大幫研究員,各自展開了相關研究。
其中勞倫斯博士的研究方向,是研究如何延長朱陳磁單極晶體的使用壽命。
而石峰博士的研究方向,則是研究如何人工合成朱陳磁單極晶體,以及如何尋找該晶體的潛在替代品。
不過這種研究偏向於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對於很多研究員而言,難度還是挺大的。
其中石峰博士這邊,倒是利用化合物資料庫和超算模擬,找到了不少相類似的分子結構。
然而大分子有機物的合成難度,可比小分子大多了。
因為分子量越大,則意味著合成鏈條越發長,其中的步驟也會變得越發複雜。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大分子藥物,往往都是從天然生物身上提煉出來的,而不是透過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的大分子有機物,步驟複雜得要命,生產成本會直線上升。
實驗室內。
石峰博士看著資料反饋,臉上浮現出無奈的表情:“難呀!連一半的反應步驟都沒有完成。”
其他研究員也是垂頭喪氣。
“石博,要不我們嘗試一下相類似的無機化合物吧?”其中一個研究員提議道。
石峰博士鄒著眉頭思考起來,然後他翻看起超算模擬出來的上百種無機化合物。
這些都是超算模擬出來的無機化合物,合成出來同樣有一些難度,不過比起有機化合物已經好很多了。
另外這並不是關鍵,關鍵是這些無機化合物能不能產生磁單極子的磁場共振效應。
不過最後他還是下定決心:“準備分出一部分研究員,專門研究那些模擬出來的無機化合物。”
“ok。”
一眾研究員點了點頭。
顯然對於死磕有機化合物,很多研究員都認為難度太大,還不如儘快分出一部分實力,去研究一部分有可能存在特殊能量場的。
其實對於這方面,石峰博士到是沒有太糾結。
只是現在他不得不咬著牙,繼續研究這個專案。
因為公司的其他科研機構也積極研究這方面的內容,這種龐大的壓力,促使石峰博士等人只能咬牙堅持下去。
當然,這只是良性競爭,並不影響雙方的友誼。
如果到時候其他科研機構先研究出成果,那石峰博士等人也只能怪自己技不如人。
除了智人公司在地球方面的各個科研機構,此時在中層軌道的智人空間站上,也對於磁單極子進行了一個比較實用的科學實驗。
智人空間站的值班宇航員,此時已經達到42人。
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科研人員。
太空的相關研究,主要是如何合成朱陳磁單極晶體,同時也是為了研究這種晶體在外太空中,是否存在沒有發現的物理化學性質。
如果未來獲得使用壽命比較長的朱陳磁單極晶體,肯定是要往外太空的宇宙長距離通訊發展的。
這個時候,該晶體在外太空的各種物理化學就非常重要了。
高效的智人公司,此時已經將一部分樣品送到了月球基地,這也是目前測試遠距離通訊的最佳位置了。
在智人公司忙碌著研究各種技術的時候。
全球各地也陸續出現一些暗流湧動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