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
經過兩年多的產能擴充。
新呂宋造船公司目前已經形成了年700~800萬載重噸位的造船產能,從各種內河小船,到載重10萬噸級別的運輸船,都可以自己生產。
特別是今年,由於新材料的應用,加上可以自己生產的精密零部件和大型燃氣輪機,造船廠基本已經實現了零部件的96%國產化。
除了一部分電子裝置之外,其他零配件基本都可以自己生產了。
其實電子裝置方面,造船廠也只是用在民用船隻上,軍用船舶都是生物晶片和生物感測器之類,並沒有使用進口的電子裝置。
而作為當前全球的造船三劍客,南高麗、華國、東瀛,現在已經高度重視呂宋這個新崛起的造船勢力了。
比如此時的現代重工、大宇造船、三星重工。
這三家南高麗的造船巨頭,也是全球造船廠中前十的存在,特別是現代重工,更是全球第一大造船廠。
雖然呂宋的造船產能還不足南高麗的五分之一。
可現代、三星和大宇並沒有輕視新呂宋造船公司,相反,他們此時已經將其視為一個巨大的威脅。
特別是以生產LNG運輸船為核心業務的三星重工。
三星重工的副社長樸曉英,正在巨濟島的造船廠。
不過他這一次並不是來考察造船的,是來到其中一個船舶技術研發部門中。
樸曉英看著眼前的氣瓶:“這就是呂宋人研發的特殊儲氣材料?”
“是的,副社長。”LNG專案的總工程師李暢泰表情凝重的回道。
其實自從智人公司在呂宋推出含有水晶海綿的儲氣瓶之後,很早就引起了各方的注意,特別是相關的企業。
由於呂宋是一個群島國家,那些試圖走私含有水晶海綿儲氣瓶的人,都被釣魚之後,悄無聲息的消失在呂宋。
因此這項技術雖然很多勢力都知道其存在,但是卻一直沒有獲得樣品。
直到前段時間,智人公司在暹羅和大馬建立了合資公司,才導致一部分氣瓶被走私出去。
三星重工也就在這個時候,才透過走私渠道,拿到了水晶海綿的樣品。
李暢泰繼續說道:“副社長,這種特殊的儲氣材料,每立方米可以儲存五百多千克的甲烷,也就比液化天然氣稍微低一點,但是這並不是關鍵,最關鍵的地方是這種材料不需要維持低溫,或者高壓。”
樸曉英又不是小白,自然知道這代表著什麼:“也就是說,對方的儲氣運輸成本會低於我們的LNG船?”
“是的,這是毋庸置疑的。”李暢泰非常肯定。
作為LNG船的總工程師,他太清楚LNG船在運輸過程中的難題了,那就是必須不間斷的維持低溫和密封。
一旦無法維持低溫,那一整船的液化天然氣會會迅速膨脹。
此時LNG船隻有兩個選擇,要麼放氣,將氣化的天然氣釋放到大氣中;要麼等待膨脹的天然氣,將整艘船炸上天。
而這種不間斷的低溫液化運輸,必須配備專門的製冷裝置,普通的製冷裝置根本沒有辦法使用。
專門的超低製冷裝置,可以在超低溫環境下,不變形的殷瓦鋼儲存罐,精密的監控系統,配套的發電配電系統(至少準備兩套)。
另外LNG船的生產,還要面臨一個專利問題。
別看南高麗、華國的各大造船廠,在LNG船市場佔據了全球9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他們不一定可以贏利。
樸曉英對於這方面的情況一清二楚,他們三星重工在LNG船上的利潤也就訂單價格的5%左右。
以一艘造價2億美刀的大型LNG船為例子,三星重工一艘船才賺1000萬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