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判官和鍾馗可以說是陰司判官的代表了,都以剛正不阿聞名於世,且身存浩然正氣,鬼神皆避,是陽間百姓最信賴的陰神。
民間素有懸掛鍾馗像鎮宅驅鬼保平安的習俗,我也經常見鍾馗畫像,說實在的,以往和師傅沒少向外兜售他的畫像換錢,這次卻見到其本尊了,偏偏還是很尷尬的狀況,自家的女徒落到鍾馗率領的陰兵手中,這讓我如何是好?
鍾馗的正直乃是陽世給定的,且民間信徒基礎龐大,簡單講就是信仰之力濃郁,這樣一個正氣和信仰之力雙重護身的陰神,先不說他本身的道行到底如何,只是這護身之氣,就讓其具備恐怖的自保之力,即便面對半步飛仙襲殺,都能安然逃離。
這在判官群體中,只有首席崔判官能與之比較一番,其他的判官可沒有這等本事。
因而,不管陽間何等道行的法師見到他,都會敬重幾分,我也不例外。
眼下,得從他手中搶回徒兒們,一旦動手勢必交惡。
一想到這,不由的鬧心。
眼珠子一轉,從樹身上溜下來,避開外圍巡邏的陰兵,跟在服侍著鍾馗的那些近衛陰兵身後,走進了最大的營帳。
鍾馗上座居於席案之後,掏出薄薄的冊子翻看,手中光芒一閃,沾著紅色顏料的判官筆出現,他凝目於冊子之中,用判官筆標記、勾畫著。
只看他的動作,我就明白他手中的冊子就是大名鼎鼎的生死簿了。
但我卻曉得,鍾馗手中的生死薄並不是主體,只是由正品生死簿分離出的部分許可權組成的‘分體生死薄’罷了,包括崔判官和其他的陰司判官在內,使用的都是分體生死薄,此物的本體應該是掌控在十殿閻羅手中。
眾多判官手中的生死簿掌管的是陽世某一區域內生物的壽數,一旦某人陽壽即將耗盡,就會由判官在生死搏上做下標記,派遣勾魂使者們拘魂回來之後,再徹底的勾畫掉。
一旦判官做了標記,勾魂使者就將奉命去鎖拿死者生魂。
它們會提前數分鐘等在死者之旁,等其真正死亡了,就將陰魂押解回陰間,根據其一生功過進行審判。
這個過程就等同死神降臨,乃是活人最恐懼的事兒。
但不管是達官顯貴還是平常百姓,古往今來,有幾人逃的過呢?
陽間人口眾多,即便地府的判官數量不少,但也能想明白,掌控分體生死薄的判官們工作量是極大的,且不允許有失察之事發生。
比如說,明明一個人壽數快到頭了,判官卻因為翫忽職守沒有在生死薄上做標記,那麼,勾魂使者們就不能行動,這就會造成極其恐怖的後果,明明該死的人,還在陽世間活蹦亂跳的。
這乃重大失職,此等錯漏一旦出現,判官將會獲罪。
因而,如鍾馗這般有點時間就翻動生死薄認真工作的狀況,實屬正常。
鍾馗工作了半響,身邊幾位陰兵的手中就出現了勾魂牌子,上面寫著陽間某人於何時何地因何等緣由身亡。
有的是生老病死大限將到,有的是遭遇意外橫死,還有的是對生命失去希望自盡而亡……,不一而足。
但他們的壽數確實到了。
領到勾魂牌的陰兵拱手施禮後,隨即退出營帳,到外頭點了幾名陰兵,轉身走進茫茫大霧之中,不知去往何方,但應該是去履行勾魂職責了,他們有專門的路徑去往陽間。
看著充當勾魂使者的陰兵們消失於大霧深處,我恍然明白,此地也算不上陽間,那麼,既不是陰間,也不是陽間,是哪兒?
只有一個可能了,那就是,這裡是陽間和陰間兩界接壤的那段區域。
這是一段不屬於陰陽兩界的獨特地段,在這塊區域中,有著無盡的兇險和隱秘。
古往今來,法師們都不敢輕易踏足的地界就是這裡,據說,一旦踏足其中,就很難找尋到回家的路了。
這地方的恐怖程度比噬魂沼澤不差,具體的我還真就不清楚,這也是三輩子以來第一次踏足此地。
怪不得魂袋打不開呢,這地方還不屬於陰間,當然打不開魂袋。
這段連線著陰陽兩界的特殊地界,沒有正式名稱,但在陽世法師的口中有個專門的代稱,暗區。
其實,當初的走陰事件時,那通往枉死城的死亡地鐵,就是穿梭過暗區之後才正式進入陰司地府的。
只不過,我那時始終身在地鐵之中,神智昏昏沉沉的,並沒有機會身臨暗區的感受過。
師門秘典中對暗區有些記載。
說是暗區對陽間法師和陰間鬼魂都有所限制,具體不詳,但可以明確的一點是,陽間頂級高手和陰間的鬼吏,都無法在這塊區域中飛行。
果不其然,那些陰兵都只能腳尖兒點地的行進,如鍾馗這樣身份的鬼吏,也只能坐著八抬大轎罷了,鬼物飛行能力完全消失,估計,等他們回到陰司就恢復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