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以孚覺得這顆澄澈的向道之心比什麼都重要。
然而就在他收拾了心懷準備下山去的時候,他背後的文昌殿卻忽然間亮起了柔和的明光。
趙以孚踏出殿門的腳一下子收住,腦袋猛然扭了回去,差點就把脖子扭成了恐怖片裡的經典鏡頭:背身扭頭.jpg。
他脖子別了一下,連忙身子跟著轉了過來,看著這文昌殿內發出亮光的一座神像……
嗯,不是他本以為的自家祖師孚佑帝君。
而是有武文昌之稱的文衡帝君!
如果說孚佑帝君的神像揹著劍還能以君子之器來解釋,那麼這位文衡帝君乾脆就是手持一柄大刀的形象了。
就很離譜。
他和這位以武力聞名的文昌帝君有什麼關係嗎?
哦,好像還真有。
趙以孚猛然想起了自己先前還死皮賴臉順杆爬式地拜了一位大儒為學問上的老師。
而這位老師傳聞中就是某個文昌帝君的神念轉生。
想想還挺不可思議的。
但再考慮到這位老師的親生女兒竟然天生反骨相當女將……這一切好像就都解釋得通了啊。
武文昌的閨女當然想當女將啊!
再捋一捋文衡帝君的傳說……那是一位忠義無雙又酷愛讀書的古之神將,在死後被後世之人所尊奉為武聖。
當然,這年頭天上的神靈總有許多神職的,這位武聖因為忠義與正氣浩然,深得後世讀書人喜歡,於是又成了讀書人剛正不阿的象徵。
趙以孚眨了眨眼,心裡已經將方才的淡定都給拋之腦後,只剩下眼前這一尊閃閃發光的神像。
然而似乎是因為不甘心自家後輩就這麼被人忽悠走還是什麼的,在這文衡帝君的神像亮起之後沒多久,這文昌殿內供奉的正主孚佑帝君也亮了起來。
兩尊神像的明光一同照在了趙以孚的身上,令他陷入了一種幸福的煩惱中。
一個是祖師,一個是老師的本體,他該怎麼選?
真是幸福的煩惱……
淦!
他煩惱個什麼勁兒喲,他又不知道該怎麼拒絕。
人兩位大佬愛照誰照誰,又不是他能管的。
甚至他連線下來該怎麼做都不知道。
最終他只能無奈地等待,等到兩位大佬都不發光了為止……
但人是不發光了啊,可是隨之而來的卻是給他腦中塞入了兩道資訊。
一道來自孚佑帝君,一道來自文衡帝君。
這意思是,他被兩位帝君同時標記了?
孚佑帝君:【君子以誠,應報爾誠。】
文衡帝君:【緣起緣聚,當有此義。】
看,一下子就變得很清楚了。
文衡帝君都明說了,和他結緣便是因為有緣,這正應了他與周肅之間的師生關係。
而孚佑帝君則說是為了回應他的‘誠’。
至於他哪裡誠了?
是因為他清掃了這個道觀?
他覺得恐怕不是,因為天上的神仙哪有這麼形式主義。
趙以孚仔細思索,忽然覺得或許就是因為他方才從清掃道觀到上那一炷香的時候,都處於是一種赤誠又無所求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