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雙手合十,口宣佛號。
“阿彌陀佛,敢問明王,你手中的少林絕技,究竟是從何處得來?”
鳩摩智笑道:“若是別人詢問,小僧不便回答,既是方正大師詢問,小僧便給這個面子,此乃友人相贈。”
方正道:“不知是哪位友人?”
鳩摩智面露懷念之色:“那位友人逝去多年,他的子嗣因為造反作亂,已經滿門盡歿,真是好大的冤孽。”
方正道:“原來如此,這些也是少林的冤孽,世事無常,如之奈何。”
少林的冤孽!
這可不就是少林的冤孽?
方正當然明白,鳩摩智說的那位故去的友人,定然是姑蘇慕容博,也是當年蠱惑玄慈伏殺蕭遠山的元兇。
杏子林事件後,玄慈把當初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方正本就覺得慕容博害人不淺,聽聞此事,越發覺得冤孽。
可惜慕容博已然身死,姑蘇慕容片瓦不存,一切恩怨,都屬於少林了!
少林僧眾心思各異。
今日本來就是少林的劫數,沒想到正主還沒來,便先有這等挑釁。
神山上人只是打嘴炮,並未有過太多挑釁,鳩摩智卻以少林絕技,連敗玄字輩三十高僧,縱然方正憑易筋經攔住鳩摩智,鬥武終歸是輸了一籌。
不僅如此,鳩摩智身負這麼多少林絕技,若是流傳出去,該是何等災禍?
少林並不介意絕學外傳,但流傳一門兩門無所謂,一下流傳這麼多,還流入吐蕃密宗,那可就是大大的不妥。
密宗高僧眾多,高手如雲,只需把這些秘訣改頭換面一番,便能創出什麼寧瑪派三十六絕技、三十六大法。
到那時,就不是少林的臉面,中原佛門的臉面,也會被大大折損。
可鳩摩智今日出手皆點到為止,而且也說出心法來歷,並未太過失禮,難不成還能一擁而上強留鳩摩智?
本就有遼國之事,若是再加上一個吐蕃,上少林的怕是要換成狄仁傑,以及金吾衛、千牛衛的精兵強將了。
該在的總是要來。
無論少林僧眾如何憂慮,一位位高手接連到來,就連蕭峰也已經到達。
蕭峰到達少室山後,並未直接向玄慈尋仇,而是大步走向玄苦大師,翻身下拜:“徒兒參見恩師!”
玄苦心中百感交集,喜的是自家弟子武功有成,且並未因玄慈之事,對自己冷眼相待,還記得師徒之情。
憂的是從此之後,這段師徒緣分怕是無法存留,想見一面千難萬難。
“峰兒,為師……”
“弟子一身所學,全賴師父辛苦教導,無論發生何事,您永遠都是弟子的師父,弟子永遠記得這段恩情。”
李瑾瑜心中暗暗點頭,好在及時勸住蕭遠山,否則玄苦可就危險了。
要說玄字輩的高僧,大多數都是尋常的和尚,不好不壞,江湖武者。
有玄慈這種人品低劣、欺世盜名的偽君子,也有如玄苦這等高僧。
要說原劇情中,對蕭峰最好的,長輩之中,唯有喬三槐夫婦以及玄苦。
玄苦對蕭峰是真心實意教導,毫無保留傳授,待到蕭峰武功有成,又託關係送去丐幫,請汪劍通傳授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