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為什麼一直想要進入國內市場,不就是因為想憑藉自身強大的生產效率,將華國市場變為他們產品的傾銷地嗎?
資本逐利,當外資發現無利可圖的時候,或者這個市場的利潤遠低於目標利潤的時候,自然也就不會對此上心。
在示意楊志遠暫時離開後,智傳柳拉上了窗戶的遮光布,坐在黑暗裡仔細的思考著。
這是他在農場時就養成的習慣。
價格戰,從來都是一柄雙刃劍,使用得分時候。
價格戰是市場經濟的必然伴隨物。
市場經濟要求破除壟斷、引入競爭。
市場競爭是企業綜合實力和多種要素的競爭,體現在市場上,是產品品種、質量、價格和服務的競爭,是多種競爭手段的綜合運用。
但品種、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提高需要企業長期的努力,而透過降價來競爭則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所以價格戰就成為企業用以取得競爭優勢而經常使用的方法和策略。
在當今市場經濟供求的大背景下,消費者成了名副其實的上帝,低廉的價格可以最大限度的取悅消費者,這是眾多企業應用價格戰來達到自身競爭目的,不斷擴大市場佔有率的本能反映。
智傳柳此時也不得不為吳楚之的眼光格局而叫好,但是又憑空的產生了些許的憤怒。
價格戰的發動者挑起價格戰的原因有兩種,一是挑戰,二是壟斷。
但歸根到底都是強勢企業自主領導產業重組。
作為產業的領先者,一些強勢企業在產品成本、質量、信譽、資金、技術等方面擁有相對優勢。
透過價格戰,可以淘汰一些相對落後的企業,擠佔其市場份額,鞏固和擴大其領先地位,甚至達到行業壟斷的目的。
例如,格蘭仕於1998年連續兩次採取降價的手段,有力地抑制了新進入市場的競爭對手,擠垮了一大批中小企業,終於坐上了行業第一的老大交椅。
但讓智傳柳感到憤怒的是,特喵的你吳楚之在這個行業最多隻算個新人而已,何時輪到你來出這個頭!
既然你想玩價格戰,老夫要不要搶先出手?
智傳柳認為,其實他的幻想才是最具備資格玩這招的企業。
行業的先入者也可能在行業的潛入者尚未進入行業前正處於觀望的時候,率先挑起價格戰。
用犧牲初期市場產品利潤為代價,依靠成本優勢築起‘行業門檻’,降低潛入者的進入動機,打消行業外潛入者的進入企圖,用來提前清理業內門戶。
根據量本利的理論,生產量每增加一倍則成本下降20%。
因此先入企業由於提前開發了市場,勢必在產銷量上佔據優勢。
例如,德州儀器公司,就是在五十年代漂亮國國內半導體晶片市場初步形成時,採用了極其攻擊性的價格戰,主動降低產品價格,設定行業的准入壁壘,而逐步佔據和保持了行業霸主地位的。
趁外資企業立足未穩之際,搶先出手將價格拉低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從而將市場穩固下來。
此刻的智傳柳,正在思索著,有沒有可能和吳楚之聯手的可能性。
兄弟睨於牆而御外辱?
……
【月票】通道~
【推薦票】通道~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