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黨領導(者)活(呀一天,
心裡頭展,
喝一碗涼水(者)喜歡。”
何喜堂高興地對阿西婭說道:“阿西婭呀,阿西婭是你們在家裡頭的叫法。以後在外面都要叫官名。你今後就是生產隊員鞏臘梅。你是我們尕陰屲的花兒皇后。”
其他隊員齊聲喊叫道:“對。花兒皇后!”
鞏臘梅和妯娌們除了白天參加生產隊的集體勞動,晚上還要定期參加掃盲班,學習文化知識和時事政治,不免要影響到料理家務。
作為家庭婦女且思想守舊的婆婆韓索菲和大姑姐宰乃拜對她們的行為很不理解。母女二人經常在牛家的兒子面前埋怨他們的媳婦。
牛家兄弟的大男子主義等舊思想還沒有完全剷除乾淨,本來就因為經常不能按時吃上飯或者媳婦開會晚回家等原因十分窩火,這會兒聽到阿媽和阿姐火上澆油的責怪,頓時生了一肚子的閒氣。他們回到家裡以後,故意給媳婦找事,藉機毆打媳婦撒氣。
因此,每當阿姐宰乃拜回孃家的時候,牛家幾兄弟的房子裡便就傳出女人和孩子的哭泣聲。
媳婦們對韓索菲母女敢怒不敢言。
1956年,韓索菲為年滿22歲的小兒子銀山娶回來媳婦買豔。
當著舊媳婦的面給新媳婦買豔訓話的時候,韓索菲情不自禁自豪地講述起當年她和丈夫在西寧的優裕生活來:“那時候,瑙們住在一個有幾十間房子的大院子裡,每天頓頓吃著白麵、鯉魚和羊羔肉,出門坐的是八抬大轎。你們的阿達和老主席有交情,互相來往勤快得很……”
說到這裡,韓索菲突然意識到了什麼,不再繼續說下去了,而是用淡黃色的眼珠警惕盯著每一個媳婦的臉面,猜測其中的哪一位有可能是公家的奸細。
新媳婦剛剛曲進門,舊媳婦卻逃跑了。
牛萬山的媳婦麥裡哈個性耿直,眼尖嘴快,實在無法忍受韓索菲的嚴厲管教,也因為一直沒有生下一個孩子,找了個藉口回到孃家以後再也不回來了。
牛萬山變成了光棍漢。
1956年3月,臨夏縣動工興建全省第一條水上塬的中型自流灌溉工程——北塬渠,計劃把大夏河的水引到土地遼闊的北塬,灌溉那裡的萬畝農田。
北塬是臨夏城北面黃土山頂上的一大片平地,南北長36公里,東西寬10公里,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但是乾旱少雨,人畜飲水十分困難。
縣裡從各個公社抽調青壯年勞力,參加興修水利的大會戰。
牛萬山和尕陰屲的一些小夥子被抽調去修引水渠了。他們從大夏河流經的馬集鎮場棚村開始修建渠道。這條幹渠經過韓集、新集、紅臺等5個鄉鎮,跨越51條溝澗,穿過9座山嶺,穿過8座隧洞,全長約284公里。工程巨大而複雜,是當時甘肅省僅次於劉家峽水庫的第二座大型工程。
牛萬山年輕力壯,幹活踏實,每天完成的土方量都是第一名,被縣裡任命為井溝青年突擊隊的隊長,還給他獎勵了一輛腳踏車。
在那個交通工具落後、出行全憑步行和騾馬的年代裡,腳踏車可是一件非常稀罕的東西。
牛萬山看著鋥光發亮的腳踏車,實在捨不得騎行,硬是爬高走低地推著它走回到了尕陰屲。
腳踏車的確新鮮又時尚,不過在山高溝深的尕陰屲實在派不上用場,不是人騎它,而是它騎人。沒有過上多久,因為要給大哥牛玉山籌錢治病,牛萬山便把它又推到臨夏城裡賣給別人了。
1957年的春天,北塬乾渠正式通水了。
井溝的老百姓看著從自己眼前趟過去的水卻不能用來飲用和澆地,心中著實氣憤不過,紛紛發起了牢騷:“縣長是北塬人。他就只顧著自己的家鄉!”
這年夏末的一天,鞏臘梅由於身體營養不良,導致第二個孩子不幸流產了。
富不雙至,禍不單行。
這年的秋天,剛剛收完地裡的洋芋和苞米,牛玉山開始覺得身子很不舒服。他漸漸地吃不下飯去,一天天消瘦起來,全身乏力,胸口持續疼痛,找遍了附近的中醫和西醫治療,都沒有什麼效果,最後連一口水都喝不下去了,一直躺在土炕上,不到年底就無常了(去逝)。
鞏臘梅傷心地哭得死去活來,但是,她哭不回來丈夫的性命了。年紀輕輕的她只有與女兒海徹相依為命,強打起精神來,咬著牙關繼續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