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人世間 > 第九十六章 走出家門

第九十六章 走出家門 (第2/3頁)

推薦閱讀: 鎮疆軍 祈豐年

林桂珍笑著說道:“真是很巧啊!我也是從張掖過來的。”

韓索菲插話說道:“怪不得呢。聽你說話是個瓦達拉(嘰嘰哇哇,意思是聽不懂),原來不是臨夏的本地人。”

林桂珍說道:“我原本是四川通江縣涪陽鄉人。1931年,我的父母親因為3個兒子參加了紅軍,被國民黨軍隊殺害了。我當時只有11歲,孤苦伶仃,只好逃荒去找哥哥,後來也參加了紅軍,編入了紅9師婦女獨立團1營。1935年,我又編入了紅5軍,從四川挺進到哈達鋪,取得了臘子口戰役的勝利。9月底,我們紅五軍奉命渡過黃河西征,在景泰縣的一條山遇到了國民黨馬軍的阻擊。”

韓索菲和兒女們緊張地互相看了一眼。他們的心中立刻想到了當時在河西走廊作戰的牛佔海。

林桂珍繼續講述道:“紅軍主力和婦女獨立團奮勇拼殺,一邊打仗,一邊翻越烏鞘嶺,攻進了古浪縣城,與敵人展開激戰,傷亡很重。36年的10月底,我們進入武威縣城,又和敵人作戰,紅軍傷亡很大,被敵人俘虜的也不少。12月底,我們經過永昌、張掖、山丹等地繼續西進,經歷了多次慘烈的戰鬥。我的二哥,也是24師副師長的林煥青和大部分官兵在山丹縣的北灣犧牲了。不久,我們跟隨西路軍主力佔領了高臺縣城,後來因為寡不敵眾,幾乎全軍覆沒。

1937年,我們在倪家營、梨園口一帶被馬軍的優勢兵力圍攻,陷入困境以後被迫分散行動。經歷這些戰鬥之後,我們婦女獨立團100多人只剩下了14個人。我們的支隊從瓜城轉戰到煌城,150多人全都被馬軍俘虜了。我的左腿受了槍傷,腦門和肚子也被馬刀砍傷、挑傷。9月底,敵人把我們用汽車秘密地運到張掖,當晚在北門外活埋了。我是最後一個被推進坑裡的,身上的土埋得不厚。我悄悄地爬了一會,等到敵人走了以後從土坑裡爬了出來,算是死裡逃生吧。不久,我又被敵人抓住了。我趁他們不注意的時候又逃脫了。我一路靠要飯走到了張掖的沙窩,遇到了一個在那裡做買賣的臨夏回民男人,就嫁給他了,隨著他改信了你們的教門。39年8月,我和老漢回到了他的老家井溝。解放以後,組織上了解到我的情況,安排我擔任了公社的婦聯主任。”

聽完了林桂珍的傳奇故事,牛家的人都向她投去了敬佩和崇敬的目光。大家都沒有想到,這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小個子女人竟然是如此的堅強和勇敢。

林桂珍對阿西婭說道:“尕林子的阿媽現在在家閒著。我去給她說一說,把你的尕娃交給她照看。你每個月給上她10斤糧食作為補償。”

阿西婭看了婆婆和丈夫一眼,沒有說話。

林桂珍知道阿西婭有苦難言,便向韓索菲問道:“阿姐,你給個話呀?”

韓索菲看到自己明裡不能公開反對,只好說道:“瑙不多說。尕娃的事情尕娃自己做主。”

林桂珍又問道:“阿西婭的男人也給個話呀?”

牛玉山也不好反對,低聲說道:“我也不阻攔。”

林桂珍高興地說道:“那就好。阿西婭,你明天就到小隊部報到。”

第二天早晨,阿西婭把海徹交給了尕林子的阿媽,扛上一把鋤頭,來到禮拜寺裡的小隊部,向小隊長何喜堂報到,然後便和社員們一起下地幹活了。

等到太陽昇到了頭頂正中,何喜堂大聲地通知大家收工回家,吃罷午飯再來繼續幹活。

阿西婭回到家裡的時候,牛家的幾個兒子也都收工回來了。他們和韓索菲一起坐在土炕上聊天。媳婦們則拍打掉衣服上的塵土,趕緊到廚房做飯。

阿西婭走出家門,接觸到了公家的幹部,聽到了新社會的話語,看到了以前聞所未聞的新鮮事物,知道了很多國家和世界的大事,還和當地的婦女學會了漫(唱)花兒。

花兒又叫作少年,誕生於甘肅的河州,流行於甘、青、寧、新等省區,是漢、回、藏、東鄉、保安、撒拉、土、裕固、蒙古等民族共同創作共同享用以漢語演唱的民歌。其中,回族和撒拉族的花兒尤為出名。因為花兒的歌詞中將青年女子比喻為花兒,這種演唱形式便得名為花兒。

花兒反映生活、愛情、時政、勞動等內容,用比、興、賦的藝術手法即興演出,音樂高亢、悠長、爽朗,唱詞浩繁,文學藝術價值很高,被人們譽為西北的靈魂。

不要看阿西婭平時說話的聲音輕柔細小,漫起花兒來卻是音調高揚,優美動聽:

“雷響了三聲(者)天地(麼)動,

千里的路,

上來了解放的大軍;

趕走了馬匪(者)救(呀百姓,

受苦的人,

活像是扁石頭翻了個身。”

阿西婭歌聲的餘音還在山谷中迴盪著,對面山坡上本康的生產隊員已經對上花兒唱了起來:

“胡麻花開開(者)打(呀藍傘,

賽翡(呀翠,

俊不過河州的牡丹;

最新小說: 懸案迷蹤 戰艦締造師 雙面小妾 我的時空穿梭手機 追蹤師 前男友他帶球跑了?! 原來我的師門都不正常 如何逼瘋高嶺之花(重生) 妖精的尾巴之大神帶帶我 快穿:炮灰女配拯救計劃 我不修仙反來賣命 我在古代流放地開鹵味店 我在廢土世界直播種田日常 甜文造飯計劃[快穿] 穿書之她好甜 路邊的美男不能撩 除了我全員手握劇本 本店招牌菜 [蝙蝠俠]老爺到我碗裡來 漫威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