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天天催我學習,我要是學傻了可怎麼辦哦!”梅文典不知為何,這天心情格外愉悅,只見他把雙手背在身後,小腦袋一晃一晃地,就往著自己的房間裡走去了。望著梅文典那搖頭晃腦的背影,夏春苦笑著搖了搖頭。
梅文典還真的是小孩子心性,他把那小兔子買回來之後,還真的就不管了,直接讓小兔子擺在家裡四處撒潑,自己倒是也不管,繼續天天溜出去玩去了。反倒是為難了夏春和秋蟬,每天餵養著梅文典心血來潮買回來的這兩隻小玩意。
臨走的時候,林嶽風告知夏春,自己不出五天就會回來,然而直到第六天,林嶽風還是杳無音信,夏春的手指頭本來已經好得差不多了,這天雖然把荷包繡完了,但是心裡頭總覺得有些什麼不對勁,這麼一想著,夏春的下手便又重了一些,直接把自己的手又給弄破了。這樣又過了一天,林嶽風仍未回來。夏春心裡覺得不大對勁,想了想,覺得自己可以問的人,只有崔嘉木了。
這日夏春便又來到了崔家,只見她拎著一隻老母雞和其他一些送給家中長輩的糕點禮品。崔家夏春來過不少次了,始終瀰漫著一股濃郁的藥材味道。崔家雖然是都做郎中,但依舊是書香門第的佈置,庭院樓閣,都以講求雅緻為先。
這日崔嘉木正在家中剪刀剛摘下來鮮花的花枝,正剪到一半,這花藝也是一門學問,講求各種搭配,崔嘉木這花枝剛剪到一半,猶豫著要不要再動手剪下這幾片葉子,但又擔心剪刀剪下去了破壞美感,這個剪刀便停留在了半空中。夏春一見到崔嘉木,就趕緊抓住崔嘉木的手,也不在乎男女之別了,直接便問道,“崔先生,你最近可有去過省城?”
沒想到,夏春這下幫了崔嘉木大忙了,崔嘉木的剪刀便咔嚓剪了下去,沒想到竟然還挺好看。
崔嘉木便索性放下了見到,老實答道,“未曾,怎麼了,梅夫人?”
夏春點頭,她本來就擔心,如今是更加害怕擔心了,“哦,是我們家的林先生去了省城之後整個人就杳無音信了,其實本身倒也沒什麼,只不過不知道為什麼,我這個心裡面實在是跳得厲害。”
崔嘉木問道,“梅夫人,我且問你,這林先生去了幾天了?”
夏春道,“七天了。”
“可有說過幾時回來?”
“七天。”
崔嘉木安慰著夏春,“那你且回去再看七天,畢竟林先生一個活人,可能是在朋友那裡住得開心,想多停留一陣子也說不定。”
“行。”
從崔家出來,夏春回望著“崔宅”的牌匾,一時之間,竟有些感慨不已。
話說這安徽古稱“皖國”,清廷設立了皖南道,民國二年設了行政公署,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前,皖南都是獨立的行政建制,皖南地區有三大山系,九華山、黃山、天柱山,四大水系:長江、新安江、青弋江、水陽江,氣候分明,境內沿江平原亦是西狹東闊,有山有水好地方,人傑地靈,皖南歷史上自然也狀元輩出。
這皖南有個地方叫清水澗,依靠長江,清水澗旁有個龜靈山,龜靈山上有個嶽王廟,龜靈山下住著四家大戶。清水澗早有民謠傳誦,“嶽王敲鐘擂鼓,發跡梅唐崔武”,梅唐崔武,這四家是最早來此地定居的茶商,明清時期就已名聲在外,如今雖早已不是徽商繁盛的時期,這四家鐘鳴鼎食的輝煌時代也早過去,其中崔家已轉做他業,可終歸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旁人看來,還是那大戶該有的模樣,意氣風發得很。
其中名列第一的,正是梅家。這梅家早年發跡憑藉的正是一道名茶“梅氏芳華”,江湖上傳得更是神乎其技,說是“一喝梅家茶,疾病消消樂,再喝梅家茶,身體倍兒健,三喝梅家茶,活得賽神仙。”
這日,夏春又爬上了龜靈山,俯瞰著山下翠綠的山巒,她的口中喃喃,“梅氏芳華啊梅氏芳華,你的秘密究竟藏在了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