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那天,丫鬟小蘭陪著我高祖母拜過月亮以後,偷偷跟我高祖母說要離開一會兒,就跟現在的請假差不多。我高祖母是個很開明和善的人,從來都沒把身邊這兩個丫鬟當下人看,小蘭說要離開一會兒,我高祖母立刻就答應了,畢竟大過節的,丫鬟、僕人們也是人,也該找地方高興高興。
可是,誰都沒想到小蘭這一去就不見回來,等宴席散了以後,我高祖母也沒在意,覺得她可能玩的太瘋了吧,帶著我太爺回房睡覺去了。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六那天,依舊不見小蘭,我高祖母這時候就覺得奇怪了,讓身邊另一個丫鬟小香去找找看,小香把全府上下找了個遍,竟然沒能找到。
因為蔡文燁之前有言在先,小蘭和另一個扶過我高祖母紙人替身的丫鬟,已經不算賣身在蔡府,她們不但出入自由,還可以隨時離開。
我高祖母覺得小蘭可能在昨天夜裡出府了,這時候小香就跟我高祖母說,小蘭沒有出府,睡覺前還見到過她,大清早起來人才不見的。
蔡府的丫鬟都是住在同一個大房子裡的,和蔡府的男家丁一樣,相當於現在的集體宿舍差不多。不過男家丁的住處在前院,丫鬟們的在後院。小香的床鋪剛好和小蘭的是挨著的,小蘭的一舉一動小香都能夠察覺到。
衣物還在,人卻不見了,而且可能是在這些丫鬟們睡著以後不見的。我高祖母就覺得很奇怪,把這件事告訴了蔡文燁。
這個時候呢,兒童失蹤案已經接近尾聲,同治皇帝的密詔已經下發,雖然還沒能來到開封這裡,但是這時候全國各地已經開始大規模秘密清繳道教。
或許因為密詔還沒能來到開封的緣故,開封這一代偶爾還是會有孩子失蹤的訊息傳出。蔡文燁就覺得這丫鬟小蘭可能和那些孩子一樣,也是失蹤了。
於是蔡文燁讓所有家丁在前院找,所有丫鬟婆子在後院找,他二兒子帶著縣衙裡的人在城裡找,一口氣折騰了三四天,不過,連丫鬟小蘭的影子都沒找到。
蔡文燁這時候心裡就有點兒不太痛快了,那些普通老百姓家裡丟孩子也就罷了,畢竟他們的防範措施有限,但是蔡府上下總共百十來號人,二十幾個家丁,五六個武師,日夜不間斷巡邏,在這種情況下竟然還能丟失丫鬟,那他們蔡府還有啥安全性可言,再說了,他兒子在縣衙裡當差,家裡竟然還有失蹤人口,這要是傳出去,好說不好聽,而且還有點兒太歲爺頭上動土的味道。
蔡文燁一皺眉頭,整個縣城都動了起來,就像牽一髮而動了全身一樣。縣衙那些捕快、兵丁,開始了全城大搜捕,幾乎把縣城翻了個底兒朝天。當然了,還是一無所獲。
最後,縣太爺專門設立了一個……一個就跟現在的專案組差不多的,一名捕頭,帶著幾名捕快,專門兒負責偵破蔡府的丫鬟失蹤案。
寫到這裡,不得不說,有權有勢的人家兒就是好,窮人家親兒子丟了都沒人過問,蔡府一個丫鬟丟了,竟然如此興師動眾。
當然了,我沒有貶低丫鬟的意思,丫鬟也是人,也是母生父養的。我只是在就事論事,相對人家丟失親兒子、女兒的心情而言,丫鬟的分量要輕很多,再說小蘭這丫鬟已經是大人了,和孩子比起來,孩子才是弱勢群體,更值官府得去偵破、去關注。
縣衙那支專案組破案動力挺足,但是收穫很小。
一轉眼,到了丫鬟小蘭失蹤的第八天。
這天晚上,就在剛剛打過三更,院子裡的武師、家丁也巡邏過一遍以後,整個蔡府後院靜了下來。天上殘月皎白,在地上撒下霜一樣的一層,加上夜深秋寒,整個院落靜悄悄、冷森森的。
怪事,就在這個時候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