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的畫作分為兩種。
首先是本身沒那麼牛逼,被畫商和收藏家炒起來的作品。其次是本身牛逼,但價值被炒得更高的作品。
相信聰明人也看出來了,要成為畫家的關鍵項是有人捧!
法蘭西境內經濟不好的情況下,天氣在八月份又反常的冷,有種世界被按上灰色濾鏡的感覺。
彭——
聆聽打破濾鏡的聲音,還未過一週,巴黎的《費加羅報》就刊登了一個新聞“第二位莫奈誕生,新銳畫家馬修·賓格成為畫壇新星”。
報道講述,因為經濟衰退而失業的馬修,如何重拾曾經的夢想,參加“新銳畫家招募計劃”並且脫穎而出的故事。
馬修當前和畫商簽訂了合約,然後還上了一些活動,經濟問題得以解決。
而新銳畫家招募計劃是由歐洲著名畫展策劃人和巴黎美術學院共同舉辦,口號是“為世界挑選下一位莫奈、梵高”。
在歐洲的知名度還是挺高的,即便有諸多媒體對活動口號進行口誅筆伐。因為梵高和莫奈只有一個,哪怕出現同等水平的畫家,也只是自吹自擂。
哦對了,礙於馬修太興奮,差點忘記說了,訪談中馬修坦言(有記者引導)新作《誰動了我的乳酪?》給予了非常大的勇氣。
而法蘭西的網際網路,也傳來各種訊息:
“讀了這本書,我心中的勇氣增加了很多,我敢明天和一百八十斤的圓柱體約會了。”
“我自己和小人很相似,有一個穩定的收入就會完全失去前進動力,我該向嗅嗅和匆匆學習,不能一直保持當哼哼唧唧的樣子。”
“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被一本鼓勵,這感覺太奇妙了。”
“他真能幫助給我繼續努力的勇氣嗎?在我觀看這部作品之前,內心抱著這樣的想法。看完後我獲得了答案,挫傷我的是生活,讓我重新燃起希望的是家人。但我非常感謝《誰動了我的乳酪》做了點火的火星。”
……
大有席捲網際網路的趨勢,不少法國明星在推特上也進行了推薦。
如果宿醉了一整天的人,清醒之後一定有穿越了的恍惚感。因為好像一覺起來,網際網路就看不懂了。
很正常,短影片時代這類情況越來越多,極短時間內爆紅,兩三天就換了新的熱點。
書店的銷售,也因為跟風之潮,非常喜人。
說個不誇張的話,如此巨量的宣傳資源砸下來,再爛的作品也能夠起飛。
“巴黎三十萬冊的初印,居然連四五天時間就撐不過去。”幕後推動的工作人員說,“國民基本都在討論這本書,看來我們不用請市場模特了。”
市場模特換個比較接地氣的說法,就是排隊的水軍。
“我更希望沒那麼多人。”吉米說,“這樣會顯得我們法蘭西人聰明點。”
“可是計劃成功了,不必傷心。”幕後人員安慰,畢竟吉米性格怪,但在新聞處身居高位,高位很怪也是理所當然。
“迪博·彭龐先生肯定會非常滿意。”幕員補充。
“不用安慰我。”吉米道,“齊奧朗說:‘我們的厭惡,只是自我厭惡的迂迴’。哪怕我在新聞處,也時常相信網際網路的虛假訊息。”
兩人談話間,肉體世界寒風呼呼吹,但精神世界卻有一股暖流降臨。
恰好迪博是在最近兩天任職文化與通訊部的。
恰好有記者提問詢問了:“迪博先生,請問最近市面上非常暢銷的《誰動了我的乳酪》,又名《給迪博書》。請問是同名同姓,還是?”
迪博面對記者流露出一副非常苦惱的摸樣,末了表示是沒辦法才透露。
出色的情緒轉變可以簡單的用兩個字形容“哎?唉!”
“《誰動了我的乳酪》譯者叫xian(王閒),這是我的中文名。本來不想透露的,但……上任第一天可不能說謊,欺騙民眾。”
不能說謊,但可以飆戲。
“這本作品是我在華夏的好友,如柏遼茲般的天才顧陸,專門為我寫的一本作品。”迪博說。
緊接著說了更詳細的版本,“我在華夏時就非常關注國內情況,我也時刻想為民眾盡一份力。顧和我是至交好友,在得知此事後,特意創作了它,對我進行鼓勵。我看完了備受鼓舞,就進行了翻譯,讓國家更多的,身處於困境中的人們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