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古圓繼續說,“我們就有好久都沒說過什麼話,不過前幾天她又叫我送她回家,還有這兩天很主動來找我說話。就轉變得非常突然,完全就和之前變了一個人。”
“敵不動我不動,你懂嗎?”顧陸說。
“能不能說人話?”
“就是你先答應觀望著,看看對方下一步我們再出招。”
“有道理。”
“再然後……”
上課鈴聲打斷了顧陸傳授經驗,他意猶未盡,“一會中午放學,我們一起回家,我再好好跟你說說。”
其實兩人為什麼不想想,是否女同學也找了軍師……
教室的時間,下午比上午難熬,感覺咻的一下就到中午放學了。
一般來說,顧陸午間要麼去社辦,要麼回家,吃東西的話隨便就解決了,因此不和李古圓走一起。
今天不一樣。
在路上,顧陸又開始傳授軍師的經驗。
“等等,和你說話我差點忘了。我要買雜誌。”顧陸倒回去幾步,來到報刊亭。亭裡擺放的《讀者》《意林》《故事會》《青年文摘》等雜誌佔據最顯眼的位置。
“嬢嬢,麻煩給我一本最新的青年文摘。”顧陸掏出錢。
“以前經常來買雜誌,最近怎麼不來了?是不是考差了,零花錢少了?”報亭大媽的最近是今年。去年顧陸經常來買,主要當時投了不少刊物。
“哈哈哈,嬢嬢你記性真好。”顧陸說。
“那肯定,在這邊開了十幾年,靠的就是好記性。”報亭大媽說,“要買趕緊買哦,說不定再過半年要買就麻煩了。”
顧陸瞬間體會到了對方的言下之意,點頭答應。
報刊亭越來越少了,從2008年到今年,全國至少拆除了上萬個亭子。特別是政策優先實施的城市,四九城上千家,鵬城七百多家,魔都五百多家,霧都也有三百多家關閉。
“我家那邊的報刊亭都改成了買早餐的。聽那老闆說過段時間,連早餐也不能賣了。”李古圓也說起這件事。
“報刊亭估計以後都要拆。”顧陸說。
那以後買雜誌都要去書店了?李古圓脫口而出,“那太麻煩了。”
“以後就去書店買了,或者是網上訂購。”顧陸說,“娛樂活動多了,看雜誌的人也變少。”
有道理,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那真是雜誌的盛況,後來網際網路……想到這裡,李古圓突然嘆氣,不知道是在為雜誌嘆息,還是在為自己沒生到好時候嘆氣。
往家的方向走著,李古圓突然變沉默了。
路過不用等紅綠燈的斑馬線時,李古圓才突然說,“那我要努力,寫長篇出書。”
“短篇也可以出書。”顧陸說。
李古圓搖頭,“短篇出書太難了。你短篇都這麼厲害了,也只出了一個短篇集。我根本不行。”
“對了,咕嚕你怎麼突然買《青年文摘》了,有文章在這一期釋出?”李古圓轉移了話題,按照他對好友的瞭解,只會購買有自己文章刊登的雜誌。
“有兩篇。”顧陸順手就把雜誌遞給了身旁人。
創作力可真旺盛啊,還好已經沒一較高下的心思了。李古圓暗忖,拿起雜誌,都不用翻到目錄。封面推薦的三四個短篇,顧陸的兩個作品赫然在其中。
“火箭人、那一棵樹,都是科幻嗎?”李古圓看起火箭人。因為從名字上判斷,前者更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