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井廳長,我只是做好本分而已,這位是新從津港調過來的同志,叫張睿明,是上次公益訴訟的起訴人。”
聽到這一點,井廳長眼神在張睿明身上定了一會兒,笑著說道:“哦,就是上次起訴津港四中的那位檢察官嗎?不錯不錯,年輕有為啊。”
張睿明主動伸手過去,和井才良握了握,“井廳長好,津港張睿明向您報告。”
“好說,好說,我們這次工作組最需要的就是你這種有公益訴訟經驗的法律人才。”井才良看起來和藹可親。
“井廳長有什麼要安排的,儘管吩咐。”
井廳長拿出一疊資料,在上面劃了幾個圈,說道:“這次我出發前,省長提醒我,說:“我們專案組要分得清輕重緩急,行動“要快要穩”,“快”是要迅速處理,穩定民心,“穩”就是穩妥調查,穩重處置,一些涉案企業、公司牽連甚廣,在先期採取果斷措施制止汙染後,調查處理階段千萬不能“一刀切”,“打亂戰”千萬注意不能引發民眾恐慌和群體事件。”
張睿明和顧海一同答是。
接著井才良指著一個名字對兩人說道:“這次你們省檢察院要和東江市檢打好配合,你們負責好此次的公益訴訟,這樣,先期調查方面,你們負責這家企業,要查清楚,整個汙染排放的詳細流程。”
張睿明看到井才良指著的這個名字:東江市南江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接著,井才良以一句悲壯的結語結束了這場凌晨的工作會——“希望在這起風波平息後,我們專案組還能完完整整的再聚在一起,到時,我們這裡二十多個人,哪一個都是我的兄弟。”
…………
新辦公室在東江市檢的辦公樓四樓,看著寬大的辦公桌椅,張睿明這幾天第一次有安定下來的感覺。終於可以開始做這起案件的大事件表,弄法律關係圖了。
準備動手前,張睿明看了看旁邊的顧海,檢察制服穿在他身上看起來簡直像偽軍,腆著個大肚子,莫名好笑。
但張睿明清楚,這個看起來張飛似五大三粗的漢子,實際上絕對不是什麼好惹的人物,在省檢侵淫多年。這顧海辦過許多涉及全省的大案要案,站的角度與高度,自己還無法想象,不可同日而語,這樣一個人居然能沉下去,喬裝打扮,潛入三河鎮最基層的村落,紮紮實實去做調查,簡直是不可想象。
張睿明掃掉最後一點輕視此人的想法,故意用輕鬆調侃的語氣向顧海說道:“顧檢,現在任務已經排好了,既然我們已經在一條船上了,現在可以透露一下你調查來的“機密檔案”了吧。”
顧海正低頭做材料,見張睿明問自己,小眼睛翻了幾翻,打量了張睿明一番,“好啊,我們現在是一個團隊,我可以告訴你三河鎮的具體情況。”
顧海用十多分鐘把這起“鎘大米”事件給張睿明原原本本梳理了一番。
事件的起因從津港市食藥監局的一項檢測報告單說起,今年下半年津港市食藥監局開展了大型專項檢查整治工作——“秋雷行動”,覆蓋了津港市食品、工業製品等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抽查了來自東江市的一批次大米,結果令人震驚,該檢驗結果表明,東江市的這批次大米,居然其中的鎘含量達到了0.40mg/kg,超過正常值一倍多。
東江市是南州省最大的糧食生產基地,是典型的農業大市,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南方重要的“魚米之鄉,”所產的大米遠銷省內外,直至海外。
而這批次的大米,都是從東江市三河鎮的一處偏僻的糧站發過來的,而三河鎮是東江市的南部,位於閩水南岸,只是一個衰落破敗的普通小鎮。
張睿明聽到這裡,插嘴道:“如果只是這樣,那就是一個很普通的檢測不合格情況,該怎麼處理怎麼處理,該問責問責。怎麼會搞成現在這樣一番風聲鶴唳的樣子,驚動省委,連夜成立專案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