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張睿明提出疑問,顧海掏出一疊材料,從其中抽出一本雜誌,張睿明眼尖,知道是“時代之聲”雜誌的亞洲版,封面一行大大的標題:《南州省大米自檢鎘超標100%官員喊無辜》,張睿明開啟一看,標題煽動,情節誇張,這是上次那篇《“毒”大米席捲南州,民以食為天,老百姓的“天”塌了》的後續報道,保持著一樣的行文風格,以及其抓人眼球的標題,應該是同一人所寫。
這下,張睿明明白了,有人在推波助瀾。
顧海接著講案情,事件發生後,東江市委緊急啟動了食品安全應急預案,沒想到就在緊急處置的同時,這幾篇來自“時代之聲”報道打破了好不容易構建起來的民眾信任感,恐慌情緒迅速蔓延,事件迅速發酵,
因此,南州省省委指示專案組,一定要全力以赴,妥善、迅速處理好這次“鎘大米”事件
聽到這裡,張睿明發現,這是和自己上次的公益訴訟一樣,第一戰就面臨了強大的輿論風暴,何況,這次還是外媒興風作浪,惡浪滔天啊。
顧海笑著指出張睿明“惡浪滔天”是一個不恰當的比方,接著又說道:“所以,為進一步挽回群眾損失,杜絕次生汙染,也是為了警示。省檢這次準備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因此委派你津港張睿明和我加入這個專案組。”
張睿明突然想到一點問道:”現在主要問題是“時代之聲”這篇煽動性強的不實報道,你們之前採取什麼回應沒有?”
顧海答道:“考慮到對方的國際影響力,現在主要做好我們自己的工作,快速全面的把資訊透明化,消除緊張情緒,昨晚的媒體通報會就是我們的應對。”
張睿明急道:“這些都是常態動作,另外你們沒有針對性的採取任何行動?那對待這些惡意描黑的媒體記者也太縱容了吧,我看著裡面內容有極強的煽動性,大篇幅的都是採用了主觀揣測的內容,對我們政府和黨委所採取的有力措施,根本沒有提及,這樣的媒體,太過分了吧。就算是不好處理,也可以直接約談或者下函啊……”
見顧海不回答,張睿明察覺到不對,緩緩說道:“你是不是還有什麼隱情沒有透露給我啊,不然怎麼會搞到現在這麼嚴重。”
顧海點起一根菸,喃喃自語道:“如果只是應對這些黑心媒體倒還好說,主要是……”
接下來,顧海沉默許久,張睿明看出他是在衡量、思考,對他來說,自己還不是一個可以絕對信任的戰友,他手裡應該掌握了別的關鍵的資料,會是什麼呢?證據?內情?報告?檢驗鑑定?張睿明無法得知,唯一可以猜到的是,這份資料應該是涉及頗廣的。
見顧海如此糾結,張睿明擺了擺手,“算了,顧檢,你不想說就算啦,你也是有你的苦衷吧,等你需要時再告訴我。”
顧海臉上有難為情的神色,解釋道:“不是,不是,只是我這個推斷,現在還不能證實,所以現在還不方便與你溝通,到時我一定會告訴你。”
“行了,你告訴我,我接下來要做什麼吧,畢竟你是省裡領導,我只是一個借調過來的“臨時工”,我都聽你的。”張睿明一臉笑道,開著玩笑,緩和了下兩人間尷尬的氣氛。
“兄弟,別這麼講,這就沒意思了,我兩可是同一個戰壕裡的戰友,在東江這裡相依為命啊。”顧海馬上接話,一邊拍了拍張睿明的肩膀。神情真摯,兩隻小眼睛眨巴眨巴。
張睿明盯著眼前這面相兇惡的胖子,這人能在中巴車上演成脫鞋脫襪素質低下的打扮,也能一臉兇惡,假裝敲詐勒索的車匪。在領導面前卻又一臉討好,舉止恰當,現在又和自己能假裝掏心掏肺,這人能屈能伸,心思細密,深不可測啊。
不怕他兇,不怕他乖,就怕這樣能兇能乖的人。
察覺張睿明審視的眼神,顧海試圖引開話題,說道:“哦,對了,劉陽他們到了,我們現在下去搬東西去唄。”
…………
這次專案組分工,南州省檢行政檢察處這邊負責對涉汙企業的公益訴訟的檢察官就張睿明和顧海兩人,為了趕上當晚的新聞通報會,兩人和井廳長一起隨省裡車子過來,可就兩個人怎麼玩的轉的這麼大的案子,果然,第二天紀處長就派了“援兵”趕來。
看起來一臉稚氣,實際上都快三十的娃娃臉劉陽是一名省檢察院的老文員了,許多門門道道比張睿明還清楚的多。他正從檢察警車的後座上搬下一堆的紙箱來,張睿明撥開一看,裡面是一垛垛的資料,有近幾年東江市相關的環評報告,有三河鎮的規劃資料,豐富詳實,一邊搬,一邊向顧海叫苦:“海哥,你昨天催的我是又急又快,我這在影印室,足足打了一整天,才把你要的資料給湊齊,心神憔悴,這還沒停一下,我自己肉身又要跑這來給你打雜來了。”
顧海嘿嘿一笑:“別貧,什麼叫幫我做事,是為了正義的事業,人類的未來好嘛。少廢話,把東西先搬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