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賢下士還是很有必要的。
解決眼前的危局還要仰仗這些大臣,朱祁鈺自認手段不凡,身為21世紀全球最為出名的軍事院校的在職研究生,不但是學霸,也是從基層一步步摸爬滾打走出來的中級指戰員,更是軍人世家,論指揮作戰更是信手拈來。
可是這裡不是21世紀,也沒有那麼多尖端的科技武器,以及精銳的戰士,這裡有的是古時候的戰場,古時候的戰法。對此,他雖然也瞭解學習了很久,卻不曾實戰過,是以面對如今的局勢,他也不敢瞎指揮,只能仰仗在場的諸位大臣。
清了清嗓子,朱祁鈺微笑道“關於立太子的事情,朕也沒有意見,著宗人府負責冊封太子的一切是由,另禮部尚書以及太常寺協助就是!”
”臣等遵旨!”以禮部尚書胡瀅為首的幾位大臣應答道。
一些明顯偏向朱見深的大臣們原本還想要開口提醒一樣,文言都紛紛暗鬆了一口氣。
新君登基,立太子,改奉正統皇帝位太上皇,一番動作下來,眾大臣也都莫名的心安了不少。
接下來,急需要處理的便是如何面對眼前的危機了。
、、、、、、
面對如今大明的局勢,朱祁鈺也很無奈,因土木堡慘敗,朝中文武大臣幾乎為之一空,京城門戶洞開。土木堡之戰前,明朝正處於強盛的頂點,但在此戰後,前幾十年的功績幾乎毀於一旦。
最嚴重的問題,喪失了與遊牧民族爭雄的銳氣
土木堡之戰造成最嚴重的後果還不是戰爭的失敗,而是民族的心氣。明英宗後,明朝再沒有皇帝親征的情形。對於遊牧民族進行大規模反擊,也從此時結束。一旦有人提出要主動攻擊蒙古、女真,大臣們就會搬出土木堡慘敗來反對。
由此可見,此戰對明朝信心的打擊有多麼嚴重。
而心氣的喪失,導致以遊牧,漁獵的少數民族在明朝眼皮底下崛起,最終將大明王朝拖垮滅國。
、、、、、、
扯遠了,無人可用,是大明權利中心此時頗為尷尬的處境。即便如此,朱祁鈺也沒有贊成眾位大臣的提議,調派南京的官員,破格提拔底層人員等快速補充人手的提議。
“一切等京師保衛戰過後再說。”這是朱祁鈺給的解釋。
至於朱祁鈺的真是目的,除了他自己,沒人知道。
眾人雖然不滿,也只能無奈答應,然後叫苦不迭的一個人幹幾個人的活,還要沒日沒夜的工作,就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
要知道,自從也先率軍進犯大明,朱祁鎮御駕親征後一直到現在朝中大臣幾乎沒有人休息過,到了現在幾乎快要支援不住了。
就在朱祁鈺登基為帝的同時。
也先的忍耐也已經到了極限,一個多月的時間,他沒有拿到一絲贖金,喜寧的計策又完全行不通,被人像傻子一樣趕來趕去,實在是面子丟盡了。
這個時候大勝大明的喜悅早就被他丟擲腦後了。
他已經對身邊的這個叫喜寧的太監失去了信心,事實證明,他所說的這些方法完全行不通。
打贏了大明,俘虜了他們的皇帝,依舊無法徹底撼動這個龐然大物。
而且此時,朱祁鈺在京師登基為帝的訊息已經傳揚開來,也先知道,大明徹底的放棄了自己手中這個優質的砝碼。
在朱祁鈺登基的那一刻開始,自己手中本因為是奇貨可居的大明前皇帝朱祁鎮已經沒有多大用處了,不戰而奪取最大勝利的計謀就此破產。
攻擊!攻擊!
既然用計不好使,那就用我的方法!
事實證明,一切的一切都可以用暴力來解決。土木堡打敗明軍就是最好的證明。